APP下载

探析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有效策略

2020-09-10魏广超

教学博览 2020年29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改教学策略

魏广超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改革也越来越重视,教育思想的变换与措施在新课程改革方针的实施背景下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尤其是在初中时期,学生学习思想与方式上的改进措施也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初中时期学生对每一门科目的学习都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措施,因此教师也会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行授课。本文分析了新课程改革方针实施背景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了有效的教学方案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首次接触生物科目是在刚入初中学校。由于同学们刚刚从小学转入初中不久,而且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也变多了,这极大可能会导致其感到不适应以及会有学习压力。学生对新增加的学习科目会有较强的陌生感,对生物这门课程的学习更是这样。但是初中时期是对学生培养知识基础的重要时期,所以针对生物教学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手段,通过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能够更好的进行授课措施。新课程改革方针下,初中生物教师需要结合教学评一致性,通过分析初中时期学生学习生物的实际情况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

1.生物教学方式有待改进,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通过对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观察研究发现,部分初中生物教师当前依然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就是以往的初中教师经常用的教学方法“知识灌输化教学”。一般情况下,都是初中生物教师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生物课本上的知识点内容,然后学生只需要在座位上进行知识点的划分并用笔画下来。然后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下一节的课堂知识讲解之前提问学生上节课堂的知识点,部分学生有时候可能会出现答不出来的情况,由此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也存在问题。而且初中生物教师教学的时候如果不能根据同学们的生物知识学习情况来展开的话,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缺少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生物教师需要改进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生物教师的这样一种课堂教学氛围还不可以显著加强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度。

2.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明显,学生缺乏对自己的认识

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听课氛围和学习情况有很大的被动性。新课程改革方针的教育环境下,学校教育明示:让学生当成课堂主体来进行授课,但是目前来看大多数生物教师的教学形式没有重视这一点。教师按部就班的进行授课,没有过多的进行课堂上的互动,如此一来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从整体分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系统的评价,而且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比较传统,学生可能会有厌学的心理。如今缺乏师生交流的生物课堂教学形式,无法使学生更好的进行课堂上的思考,并且教师的教学无法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得到及时的了解。

二、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1.合理进行生物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生物课堂教学之前需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通过在上课之前就做好的教学方案设计展开课堂教学,积极使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新课改背景下采取的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然后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以及主动去探究知识,加强同学们的生物学习自主性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探究思想。所以在初中生物课堂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合理运用在课堂准备工作中设计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资源去寻找有用的生物教学视频。课上通过生物教学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课堂内容,最后是课下的自主复习时间。让同学们积极运用一切的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基础。

例如济南版本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材《奇妙的生命现象》教学中,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学习教师就可以设计好教学内容用多媒体展示过程,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利用视频教学的这种形式积极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2.加强生物课堂教学引导性,有效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

新课程改革为生物课堂教学方针,采取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教师更应该努力成为一门合格的引导者。当同学们在自主学习当中遇到困难时或者学生无法理解某一个概念时,教师可以单独与学生交流探讨,使学生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除了在学生学习时教师可以提供帮助以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帮助学生理解所学习的生物内容,这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生物思维。教师的教学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引导性的提出问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比如济南版本的生物课本,即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对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各种各样的植物图片去分析不同的植物类型。学生在观看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生活当中,你见过的植物哪些是种子植物?哪些是被子植物?”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去思考并探究可以开发学生的生物思维。

3.完善生物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初中生物教师中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培养非常重要,这是初中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需要提升的一种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初中生物的教学实际过程中,应该加强评价系统的完善,通过对学生评价来让学生认识自己在生物知识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学们了解自己的缺点才能改变,完善自己的生物知识体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生物教师务必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例如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在课堂知识的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教师加强了解。当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出现错误或者学习内容不准确等问题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在评价的时候不要全盘否定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并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加强对自己的认识。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方针的实施背景下,生物教师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初中生物教师注重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形式,提高同学们的生物学习兴趣,并合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學习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生物教师的有效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高效率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的生物思维得到有效开发。以新课程改革方针为教学背景改进生物教学手段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更加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文娟.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

[2]刘敬国.新课改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

[3]刘娜.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新课改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