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激趣中指导学生学习好数学

2020-09-10高雄英

教学博览 2020年29期
关键词:趣味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雄英

摘要:小学数学本身有着抽象性和理论性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和习题练习为重点,课堂学习氛围沉闷,学生学习效率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这种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思维需要转变,营造具有趣味性的环境来进行教学,应将数学知识生活化,促进学生在对实际生活的思考中理解数学知识,并且创新教学模式和协调师生关系,帮助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实际生活更好的融入教学活动中去,以达到趣味性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策略

引言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很多优秀的学生取得好成绩并不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具有超强的数学思维,而是他们学会联系实际生活,不通过死记硬背数学公式,发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将生活与数学相结合,发现数学中的趣味,改变学习方法取得优异的成绩。趣味化化教学是小学课堂上的新型教育模式,将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让学生处于一种熟悉的状态下进行思考,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与生活中找到有效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传统教学方式中主要的教学方法为教师讲授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时间用于听老师讲,学生的实践过程往往被忽视,小学数学趣味化可以有效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在知识探究与实践过程中改善学习效果。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落实核心素养在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将数学问题运用于实际中,在实际中运用和解决问题。学生对数学知识得到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实际生活也可以促进学生拓展思路,培养发散性思维。

最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知识的学习替代不了实践的运用,理论的归宿是实践,因此,运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趣味化教学中兴趣逐渐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转变困难,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当前传统教学思维深深禁锢着部分师生的思维,分数至上依然是最终的教育目标,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得不到重视,学生在课上教学过程中缺少思考和探究,难以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提出,要求数学教学生活化,导致当前许多教师难以适应新的教学的目标,数学知识与实际结合的教学设计存在困难。

(二)教学脱离生活实际, 缺乏教学理论指导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在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上需要教师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这是教师备课的重点。当前一些教师教育理论陈旧,缺乏系统的现代教学思维,在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上,不切合实际,有些甚至只是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忽视学生学习特点, 教学内容难以理解

教师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缺少研究,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个体情况缺乏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数量少,教学压力大,难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改革思维,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缺乏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所设计和讲授的教学内容部分学生难以理解。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趣味化

从教学方法来说,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增加课堂趣味性。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引导学生自发探究与思考,可以运用合作探究法,教师通过引入生活情景,将课堂所学内容融入生活实际,在探究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讲述小学数学人教版《混合运算》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引入生活实际,小红有50个橘子分给四位同学,还剩两个,那么每位同学可以分多少个?学生思考后列出算式,在运算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接着教师可以设置课后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混合運算的例子。

从教学手段来说,就是要结合多媒体设施,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比如在讲述小学人教版版《长方体》这一节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结合生活中的实物来介绍长方体所具有的特性,通过多媒体展示游泳池,魔方等物体的形状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并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正方体也属于长方体。

(二)让数学走进生活, 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是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教师要把握数学学科特点,数学这门学科具有理论上的抽象性,逻辑上的严谨性,学生个人在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时难度较大,教师应该认真备课,联想生活实际,有效的创造生活情景。比如在讲述小学数学人教版版《百分数的应用》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有益的创设生活情景,小明家去年收入两万元,今年总体工资上调20%,那么今年小明家的收入是多少?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融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合学生特点,布置开放性作业

在课上教师讲述过程中,学生有了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意识,在课下就要有意识去培养和巩固这种生活化的素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乐趣。这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开展。比如在学完小学数学人教版版《圆》这一单元后,学生已经学会了圆的形状、基本特性以及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那么教师在课后的作业布置中应改变以往过多的理论性的练习习题,可以布置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品,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计算它们的周长,并且去研究发现生活中所见的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学生在课后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锻炼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师进行评价时,增加作业评判标准,将创新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作为作业评判的标准。

小结

综上所述,趣味化化教学是一种符合实际学情,同时也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新型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将其贯穿到教学全过程之中,通过对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分别进行数学生活化教学,并布置开放性作业,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在学生评价过程中,创新评判标准,多角度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数学教师也要深入探索,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活化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秦红军.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的基本策略[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No.104,251.

[2]. 王剑.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的几点思考[J].教育论坛,2014,No.155,172-173.

猜你喜欢

趣味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一次对文言知识的创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