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 让学生走进不一样的作文世界
2020-09-10杨秀娣
杨秀娣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文章结构不明确,层次不清晰,叙述比较混乱。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的组织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当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清晰思路,了解文章脉络,整理自身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对作文的理解能力,构建文章框架。
关键词:思维导图;发散思维;习作教学
步入中高年级的学生,随着他们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的不断丰厚,其思维也开始越加有广度和深度。但是他们的想法常常天马行空,无根无序无章法,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因为一昧地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或是表述不清,或是东拉西扯,或是浮浅贫乏的现象。教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习作课堂上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使用思维导图,从表达上和选材上进行有效的指导,能引导学生对其隐性的、众多的思考进行有条不紊地整理,在此过程中能让学生学会有层次地思考、清晰化地表达,实现隐性思维显性化。这不仅能实现语文新课标中提出的有序表达的目标,更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更好地进行作文交流和相互的修改评价,开辟全新的习作教学领域,引领学生走进不一样的作文世界。
1 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一个用来组织个人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可以聚焦关键词,清晰思路,突出重点,所有的内容都以重点内容为中心进行扩散,一级一级进行分支,明确体现了层次性和发散性,有利于大脑充分发挥想象力,挖掘大脑潜能。
2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理论意义
2.1 对学生的意义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个人思维,但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在思维上、逻辑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而概念图这一认知工具就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对学生形成一种刺激作用,吸引学生注意力。此外,思维导图呈现一种发散性的形式,可以将思维结构映射到视觉上,从而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维,增强其写作逻辑性,便于提高学生对抽象语言的理解。
2.2 对教师的意义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是一个重点内容,每一个学习单元都贯穿着作文训练,其次,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来对学生进行习作上的引导是一个非常具有优势的教学方式。思维导图能夠将整本书的习作内容以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教师就可以对整个学期的习作内容全面了解,更好的进行循序渐进,逐渐上升教学深度和难度。此外,教师掌握思维导图工具的运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 思维导图应用于习作教学的探索
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写作文并不是一个可怕的事情,利用思维导图就可以理清文章中心,由中心向四周逐级逐层的发散,从而达到最终的写作效果。首先,确定中心句,将文章的中心内容确定下来,可以是关键词或关键句,写在纸的中间位置。其次,以中心为基础,将其他的思维和一项发散出去,表达可以尽可能的自由化、自然化,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来对中心内容进行理解与认知。再次,要使用关键词。学生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思维导图,之后就可以在作文创作过程中联想导图上的关键词,并运用关键词来进行展开写作。因此,每一层、每一级都需要重点标记关键词,精准的关键词可以使导图更加清晰。第四,扩张“外联结”。对思维导图上的中心句进行扩张,通过展开句子和扩张句子能够将各级的枝节进行连接,将发散的枝节丰富化,变成一个有骨有肉的完整的句子。最后可以使用符号、言责、图像等是思维导图的内容更加丰富。色彩和图像等可以更大程度的刺激大脑活力,让思维导图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出来可以便于记忆和理解。
4 思维导图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影响
思维导图是以中心词和关键词为枢纽的,这种形式能够将思维转化成视觉上的刺激,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体现个人的个性化思维,和表达特色性。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明显的呈现出来,因此思维导图教学训练逐渐受到更多教师的青睐,如果教师可以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教学,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质量都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4.1 有利于发掘素材, 构思文章
作文素材的选择过程就是一个大脑进行筛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图形的形式将大脑中想象出的内容有条理的绘制在纸张上,通过视觉的转化,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绘制的东西上所包含的具有意义的内容,图形绘制完成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确定主题与思路,以此便可以使文章的思路更加清晰具体。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加强学生的素材积累能力,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其在写文章时变得有话可说。
4.2 有利于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
学生的写作过程是与自身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通过写作可以实现自我认知,因此将认知过程以图片、符号、文字等形式记录下来,就可以将认知内容转化为纸面上的表达。例如写作“快乐的假期”,学生就会沉浸在美好假期的回忆中,这时教师就可以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抓捕回忆中的画面,并将画面与情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所创作出的文章就会紧扣主题,内容丰满。
5 思维导图辅助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5.1 “情导”相结, 直观呈现习作内容
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为学生展现习作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自由的小组,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例如以“冬天”为中心进行写作,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有关冬天的诗篇,或者展示有关冬天的图片,银装素裹、大雪纷飞的画面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到冬天的世界。欣赏完毕之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冬天的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可以自由回答,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引出“冬天”这一主题,引导学生确定大雪纷飞、寒冷等分支,并绘制思维导图。
5.2 “言导”结合, 丰富习作内容
思维导图虽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但根据思维导图写出的文章大多比较死板,缺乏生动性,写作技巧表现的不够明显。因此,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导图,让学生仔细的推敲斟酌字句,增强文章的文采。
例如让学生写“美丽的山河”这样一篇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引用更多的修辞手法,利用名人名言、古诗词等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并将这一思维方向简单的在思维导图上罗列出来。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整理好自己的写作思路,并在文章中加入更多的语言素材。
参考文献:
[1] 张津.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探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2(10).
[2] 于小红.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J].考试周刊,2015(07).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