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歧视的社会学研究
2020-09-10康丛
摘 要;教育的核心本质是教人向善,但是教育歧视现象的存在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本文将对教育歧视类型进行分析,研究教育歧视的危害,重点探究教育歧视的防范应对措施。
关键词; 教育歧视 学校场域 区隔
教育歧视是指教学工作者借助优势地位、制度性权力在情感、动作、语言方面对学生采取无视、蔑视、排斥的态度,严重损害学生的心理与精神健康,教育歧视会严重阻碍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基于此,对于学校场域中教育歧视的社会学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歧视类型
(一)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指的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一种性别群体进行不平等对待。随着女性主义的逐渐崛起,将人们的关注焦点从浅显的生物差异方面转为更为深刻的性别意识领域。性别歧视是教育其实中的重要部分,我国长期以来的社会结构是男权主义社会,尽管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但国内各地区仍然在学校场域内存在性别歧视问题。比如,大多数教科书中的家庭形象为女性形象,而男性形象却多是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与此同时,在教学阶段,尤其在文理分科时期,绝大多数的老师主观地认为男生能够获得较大的成绩,女生不适合理科学习,过于忽视女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严重限制了女性在学校场域内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均衡发展。
(二)学业歧视
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依照弱结构、强行动的分析框架,为保持社会运转的稳定性,应充分尊重个人的创造性、能动性。现阶段,在学校场域内,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成绩仍然是中学以及高等教育阶段唯一的考核评价标准,这也使得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绝大多数的中小学存在学业歧视问题,同时这种具有单一性质的考试评价制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遏制作用;甚至在高等教育阶段,不同学校的等级差异,导致毕业生在就业阶段面临更为明显的学业歧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育歧视的危害
著名著名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认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具有不同的群体标准和相应规范,对发生的事件及动作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并赋予其有效定义,在此基础上,按照特定时间和具体条件进行有效运作和实施。当特定的社会规范被违反,则会受到群体排斥从而成为局外人,在教育环境下,成绩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对学生进行违规判定,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同学的远离和教师的歧视,极易让其对自身身份产生怀疑态度,从而忽视了学生独特性和个性的发展。
教育歧视最显著的危害是加剧不平等。若仅仅因为阶层不平等影响了学生的入学机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通过政策调控,保障入学机会的平等;但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难以有效控制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受到的差异性对待。由于教学实践活动在空间、时间方面的限制以及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各方均无法有效干预教师的具体行为。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进程中,通过分配提问对象、眼神、情感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而引发教育歧視。与此同时,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完善的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一旦教师对某位学生产生歧视,其他学生也会一同歧视该学生,这会加剧受歧视学生的不平等待遇,给受教育者带来多重影响、多重创伤。
每位受教育个体都渴望被平等对待,若教师不能科学合理地分配情感,很容易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成为受支配阶层,变为同学口中的“差生”“笨蛋”,同时遭受到同学嘲笑、教师歧视,时刻面对极大的心理压力。在学生阶段,成绩差的学生只能在最底层挣扎,很难进行改变,这使得该部分群体遭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
经过长时间发展,若这部分群体的心理压力没有得到有效排解,很可能引发师生隔阂,恶化师生关系,甚至会引发暴力冲突。在受教育阶段,被歧视的弱势群体要么奋起反击,要么继续屈服。当其情绪达到临界点时,弱势群体很容易爆发,在情绪上、肢体上与他人出现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由于教育歧视过于严重,而导致在长期压抑状态下的情感喷发,而这种冲突的根源恰恰就是教育歧视。
三、教育歧视的防范应对措施
教育区隔是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迪厄提出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作为文化习性的突出表现形式,趣味是教育区隔的重要标志,其主要意义在于能够整合文化生产场域与阶级场域。教育区隔并不来源于趣味的内在性,而是指在实践过程中,对特定趣味的差异性和位置性进行有效显示。这种差异性源于心理、生物性。由于文化背景、经济水平、阶级、成绩的不同,同一班级内会出现种类不同、性质不同的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涵盖了群体内部的特殊表现形式和内容,对维持群体边界具有良好作用。受到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经济阶层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在班级中出现违背“正式群体”固有规则的单体,各类群体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且具有明显的边界。与此同时,教师也会在内心依照家庭背景、经济情况、社会地位、学习成绩等多方面因素将学生进行分类,从而形成教育区隔。教育区隔是教育歧视的本质原因,是教育歧视发展的重要土壤。学校作为公共机构,不应当简单地复制阶层,也不应该展现明显的阶级次序。基于此,在学校场域内,校方应打破教育区隔,使得学生能够在正义、公平、良好、友善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独特性特点;在多元文化氛围、多元价值观的背景下,与同学们进行平等、自由的交往;每位学生都要善待他人,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共同构建学校的价值准则,打破教育区隔,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歧视的类型包括性别歧视、学业歧视、身份歧视以及文化歧视,其主要形成原因在于应试教育竞争恶化、教师权威异化以及阶层地位固化;通过打破教育区隔,减少话语霸权,构建平等多元的教育空间,能够有效防范控制教育歧视问题。
参考文献:
[1] 袁强.学校场域中的隐性教育歧视探析 [J].全球教育展望,2018,42(12):82-88.
作者简介:
康丛 性别: 女 民族: 汉 籍贯: 山东 出生年月: 1997.3.20.学位: 教育硕士(在读) 院校:海南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小学语文、小学德育 工作单位:海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