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焦虑心理问题的有效应对策略和干预手段
2020-09-10马金成
马金成
摘要:高考是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而高三学生又是离高考最近的一批学生,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许多高三学生都会产生心理焦虑问题,每次考试前都会陷入紧张与焦虑的怪圈之中,越是临近高考就越明显,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容易导致学生在考试时无法发挥正常水平。本文就高三学生心理焦虑问题的有效应对策略和干预手段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三;心理焦虑;干预
引言:在高三学生的群体中,存在心理焦虑问题的学生并不在少数,高中阶段学业繁重、考试频繁,在进入高三之后,这种情况更是会不断加剧,学生每个月都需要面临数次考试,再加上家长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学生往往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因此,许多学生都会保守心理焦虑的煎熬,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地进行有效应对,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1 加强心理疏导,疏导学生焦虑情绪
面对高三学生的心理焦虑问题,部分教师总是会对学生说,“再坚持一段时间,高考完结束了以后就可以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但是这样只会增大高考在学生心目中的比重,对于学生的心理焦虑来说,治标不治本,在日益临近的高考面前,学生还是会陷入焦虑的状态。“堵不如疏”,作为教师,与其告诉学生再扛一扛就过去了,不如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通过适当地引导来降低高考對学生的压力,避免学生将高考“妖魔化”,让学生能够正视高考,梳理自身的情绪,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考场上发挥最好的状态。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场班会,在班会上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下,“高考完了,你的人生刚刚过去了多久?”帮学生算一笔账,高考结束了,人生才过去了1/5,可以说,才刚刚开始,让学生意识到,高考只不过是现在学生阶段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一个自己“十年寒窗”的自我证明,而不是代表了全部的人生,引导学生放平心态去迎接高考。教师还可以利用休息日邀请成功面临过高考的大学生,让他们过来分享一下,当初他们是怎样备考的,是怎样克服自己焦虑的心理状态的,大学生的言传身教很容易能够成为学生的榜样,消除学生的焦虑。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高考,理性备考,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2 减少排名关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在高一高二阶段,学生在考试时被考核的内容总是与自己这一学期学习的知识有关联,考试题目通常只涉及到一两个知识点,而到了高三,学生一方面需要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考试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涉及到了多个知识点的整合,不同学期学习的知识点需要整合到一起,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这种改变,在考试时频频发现自己失利,再加上排名的下降,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心理焦虑的问题。作为教师,在应对与干预学生心理焦虑问题时可以适当地弱化学生之间的横向竞争,减少学生对分数的关注,让学生将目光聚焦在自己的错误上,以正确的态度应对考试。例如,在平时的小型考试时,教师可以改变打总分的阅卷方式,只是在试卷上为学生标明正确与错误,这样也就无法树立班级内的排名,学生就不能再关注分数与排名,就会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自己的错误上,分析如何整合与掌握与错题对应的知识点。教师还可以在每次批阅试卷时对比上一次的试卷,对学生进行纵向对比,侧重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对取得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逐步帮助学生养成纵向对比的习惯,让学生能够以自身为标杆,不断地超越自身,而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本身就是树立自信的过程,对解决学生心理焦虑问题有着极大的帮助。
3 重视自我审视,引导学生正视自身
面对高考,许多学生总会为自己定下超出自己能力的预期目标,也就是好高骛远,这样的预期目标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更高的目标能够刺激学生不断努力向前,是推动学生的动力;另一方面,一直努力却无法接近目标,学生也会逐渐失去信心,产生焦虑与紧张的心态,并且随着时间推移焦虑与紧张愈发严重,直至不能自拔,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视自身,让学生对自己的分数以及能够到达的目标有一个正确的预估,引导学生定下稍高的目标,让学生能够得到适当的激励,不断进步,并且能够看到达到目标的希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召开班会,为学生分发一张表格,在表格中让学生填写自己在高考中预期的成绩,在学生填写完毕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预估的成绩再提高十几分,将其定为自己高考前的努力目标,让学生能够追随着可以达到的目标去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与突破,使得学生能够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去备考,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4 结语
学生进入高三之后,压力会骤增,压在学生的肩上,这个时期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焦虑与紧张的情绪,作为教师,应当沉着应对,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缓解学生的压力,引导学生及时消除焦虑,用自信与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高考,锻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余露茜.高三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12).
[2] 李学翰.高三学生焦虑心理问题的有效应对策略和干预手段[J].学周刊,2019(09).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