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

2020-09-10杜佳霖

天府数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杜佳霖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传统的理论知识,更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加深他们的形象记忆,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新课标背景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学生的预习环节、听课环节和教学评价环节,从而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导图;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学法也随之而生。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它可以用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结构的图像化,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数学的最大特点是知识体系比较完整,高中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相对独立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教学,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其是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和实现与新课标的接轨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预习环节、上课环节和教学评价环节中的应用,旨在利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概述

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著名学家东尼·博赞创立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比较简单且高效形象化和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的大脑得到最充分的开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用直观形象的图示展示各级主题之间的关系,在各个主题的关键词与各种图示之间建立起记忆链接,充分开发学生左右脑的机能,帮助学生掌握记忆、阅读和思维的规律,实现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这种学习方法开启了学生大脑的无限可能,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思维导图以下几点特点:

第一,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最中间的图像上;

第二,各个主题的主干作为中间图示的分支向四周展开;

第三,分支是由一种关键的图示或者关键词构成;

第四,思维导图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树状结构。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时,应该注意思维导图把控全局和抓住事物关键的特点,同时应该注意通过想象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然后用图示和色彩把这种想象过程画出来。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实践

(一)思维导图在预习阶段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想要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率,就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而高中数学有非常严谨的逻辑性和重点突出性。因此,更加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地预习,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学生的课前预习只是单纯地浏览一下教学内容,不会把握教学内容重难点,很难达到课前预习的效果。在课堂预习环节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利用一张白纸将下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中央主题,再从这个主题向外分散,将每一个小节的重点词语填到分支上,如果每个小节还有更小的关键词时可以向外分散更小的分支。在整个绘画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比较集中的状态,他们会对教学内容进行快速思考,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的预习,并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同时,学生可以在各个关键词旁边做不同的标记分辨自己对每个知识的了解情况。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也能使学生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听课环节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中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课、记笔记、掌握重难点内容、突破自身的知识盲点。很多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选择记笔记的方式学习知识。但是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会耽误学生进行思考的时间,也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突破这些难点,给学生多些思考的时间,同时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思维导图可以改变烦琐的记笔记方式,用简单明了的方式总结教学内容,也能够使用不同的图示帮助学生区分教学内容,思维导图的彩色画面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加有助于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先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记录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以完成导学案的方式进行对知识的巩固。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课堂时间。

(三)思维导图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導图进行教学评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学习思维导图的知识点,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根据思维导图进行自我改正,有目的地根据教学重点进行学习。并且思维导图能够很方便、快捷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做的思维导图对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思维导图作为教学评价工具,反映的不仅仅是分数,而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学生已经形成的知识结构,是一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工具。

三、结语

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学者提出了很多个教学方法,将这些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被很多教师应用于现代的课堂教学之中,同时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这种学习方法的主要支撑点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数学是一门非常有逻辑的学科,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各个知识点之间相对独立且完整,同时高中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他们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针对数学的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可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参考文献:

[1]闻雯.基于思维异质互动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A].2020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2020.

[2]唐碧顺.“模块化”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论坛,2020(7):119.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