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意识指引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2020-09-10窦芹

天府数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

窦芹

摘 要:数学是学生基础教育生涯中的重要学习科目,通过数学内容的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改革下,人们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也在逐渐增高,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也感到有压力。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课程意识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授课,及时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意识;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人员,课堂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结合在一起,作为教师应意识到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课程意识指引下,教师要加强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敏感度,教师本身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完善与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活跃课堂,保证学生学习的需求,保证他们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

一、基于教材基础下让学生学有价值

教材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的重要材料,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因此教材对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合理使用教材,在了解学生认知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与学习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材进行挖掘和补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教学材料的设置与开发,在此过程中与学生有效互动、交流,大大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师生间和谐、融洽的关系,进而推动数学课程的顺利进行,保障了教师与学生教学与学习的有效性[1]。

比如在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例,向学生展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样子。比如家中的冰箱、装零食的盒子、粉笔盒等,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画向学生介绍长方体的棱、面、顶点的概念,让学生知道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通过具体的展示让他们对授课内容有直接的认识,这比理论性的讲述有着更大的作用。在教授完课本知识后还可以通过课后练习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进一步加强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将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长期的练习和总结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的授课为主要的课堂活动,且教师本身没有意识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问题,因此在教学模式下只顾着自己的授课,教学方式上也没有进行适当的更改和创新,最终导致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教育质量也就得不到明显的提升。在现代化的教育要求下,教师要在课程意识的引导下清晰的认识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清楚自己的引导责任,带动学生学习而不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在课堂上要重点突出学生的学习地位,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课堂,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2]。

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就要将课堂的主导权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比如在《百分数》的学习中要将学生放在真正的学习主体上,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在理解百分数的基础上还要会正确的读写百分数,让学生对本课所要完成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随后教师为学生提出问题:学校的篮球队参加了三场比赛,在第这三场中分别投了25次、20次、30次,其中投进的次数分别是16次、13次、18次,我们可以怎样比较这三场的投篮情况?在问题提出后教师就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让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解答,通过实际操作和学习解决该问题。在同学间的交流合作中对问题进行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重视课程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课程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形式,在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在课程中有目的、有侧重的对教材进行选择。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他们选定合理的教学策略,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环境和围绕情境中进行数学科目的学习,进而提高學生学习方面的创造性和自觉性,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教师的数学课程教学价值得到良好的实现。同时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反思、总结中得出学习的经验与技巧,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3]。

在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对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与完善,跳出固定的想法束缚,在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相关教学,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学活动成为课程开发的实质性活动。比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分数乘法》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意义有深入理解,在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原则基础上能熟练的进行计算,此外还要掌握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可以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具体的问题情境,比如让学生计算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概括,在自己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将这些知识运用在今后的实际问题中,在这个过程中将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真正的知识。

结束语

在课程意识指导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自觉的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适当进行更改和创新。在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下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诉求,跳出传统的教学范畴,结合现代的教学资源为自己的课堂增添趣味性,实现教学的价值。充分利用教材,结合自身经验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加强自身对课程教学的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爱丽.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意识及其生成探析——以《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单元为例[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2):45-51.

[2]王丽丽.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J].中国农村教育,2019(15):106.

[3]林汉忠.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7):88-89.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小学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