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2020-09-10周志珍

天府数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计算能力提升策略

周志珍

摘 要:计算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基本内容,而计算能力则是学生的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在小学阶段,数学成绩的好坏跟计算能力的强弱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主要对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几点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培养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夯实计算基础,提高其数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计算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一、正确认知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开展学生计算能力的调查

本着调查的有效性与真实性,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4-6年级,共计12个班的学生。针对下述调查目的开展详细调查:

(1)了解学生对计算的掌握情况;(2)了解学生在学习计算时存在的问题;(3)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典型错题,建立错题资源集。

结合小学阶段计算的考点难度以及常考类型题,“计算检测题”按年级区分均设置了3道题,具体内容如下:

4年级:①408÷4 ②101×37 ③1.2+1.35

5年级:①23×9.9+2.3 ②2.75×3.3 ③

6年级:① ② ③65×40%+×47-12×0.4

(二)学生计算能力的调查情况

通过计算检测的反馈,发现学生在计算时主要存在以下情况:

1.对于计算的基本算理、算法以及计算法则没有掌握牢固,在做题时无法及时提取相应知识来运用。

2.在计算时出现错误的知识同化和顺应。如小數加减法和小数乘法,学生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将两者进行了同化和顺应,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将小数点对齐,在计算小数乘法时也将小数点对齐了。

3.计算时,不会用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或者进行错误的知识迁移。如乘法分配律,学生不懂得逆向思考和运用,抑或是在计算除法时,错误运用乘法分配律。

4.审题不仔细,在计算时频繁出现数字抄错、小数点遗漏等现象。

由此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薄弱是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也正因如此,教师应该从这些根本原因入手,寻找切合学生实际的提升其计算能力的策略。

二、基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一)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和信心的研究

在数学教学中,分化现象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的学习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如果想要全面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和信心,则需要采取分层教学。

为了有效实施分层教学,首先需要进行有效分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计算基础和计算能力来综合考虑,将学生分为A、B、C三组。A组为计算基础和计算能力都比较好的学生,B组为计算基础和计算能力中等的学生,C组为计算基础和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每个组的比例为30%、40%、30%。

另一方面,明确规定小组评比的时间,进步明显的学生可以升组,不进则退的学生则降组。这样班级就会形成一种竞争的学习氛围,每个学生的竞争意识都得以增强,也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计算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 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的研究

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教师在日常的计算练习中务必严格要求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大量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计算并不重要,抑或是认为计算很简单,对其不上心、不重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常见的“不仔细审题”、“书写马虎”、“不愿在草稿上演算”、“省略必要的计算步骤”、“缺乏简算意识”、“做完不检查或不验算”等不良计算习惯。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准确率的根本保证。

1.仔细审题

绝大部分学生对待计算往往不够认真和用心,总是认为计算很简单,随便一算就得出结果了,越是如此,学生计算的错误率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仔细审题,认真看清楚题目中的每一个数字和运算符号,并且弄清楚运算顺序。

2.认真校对

进行竖式计算时,教师应当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校对每一个计算环节,做到不错写、不漏写,坚持三校对:①竖式上的数与横式上的数要校对,②数位有没有对齐、运算符号有没有写正确要校对,③横式上的计算结果与竖式上的计算结果要校对。如此一来,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校对习惯,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也会逐渐提高。

3.善于验算

验算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检验计算结果,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关键点,在日常的计算练习中,督促学生及时进行验算,在强化其验算意识的同时促进其形成严谨的计算习惯。

4.规范书写

规范的书写不仅能将学生的运算思路正确表达出来,呈现出正确的计算方法和完整的计算步骤,而且能够减少学生将"1"写成"7",“6"写成“0"等现象的发生,为提高其计算的正确率提供了第一步的保障。

(三)借助错题资源,建立错题精选集,以达到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正常且普遍的现象,学生出现错误说明对这一个知识点或这一类题型尚未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应理智地看待学生的错误,有效利用错题资源,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拓宽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1.建立“计算错题集”,避免学生反复出错

每位学生都建立专属的“计算错题集”,将各种情况下的计算错题都按本来面目集中到错题集上。在记录时,坚持做到每一道错题的错误答案和正确答案同时列出以加强对错误的认识,要注意的是,正确答案要用红色笔书写,以加深印象。另外,每周末将当周所记录的计算错题重新做一遍,做到及时巩固,避免重复出错。

2.建立“计算错题精选集”,切实提升计算能力

每周末重新练习后仍然出现错误的题目,要及时做好标记,分清这些典型错题的错误类型,再将这些典型错题集中在“计算错题精选集”,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针对性训练,切实提升计算能力。

3.教师的指导和监督

为了有效利用“計算错题集”,教师要指导学生建立“计算错题集”的具体操作方法,还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选出优秀的计算错题集让学生传阅,强化示范作用。

(2)经常督促并抽查,促使学生克服惰性。

(3)对学生屡做屡犯的错误,要及时提供个别辅导,帮助其追根求源。

(4)善于从学生的计算错题集中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之处,从而改进教学方法,确定今后教学的侧重点。

三、浅谈基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策略的推广价值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很高,就连综合应用也是离不开计算的,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计算的难度加大了,学生的惰性以及逃避心理导致他们的计算日益变差,因此,基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迫在眉睫。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大量学者就有关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专门研究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没有系统的调查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差的成因,提出的提升策略也比较局限。为了更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等方式,研究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跳出以往提升策略的局限,采取实验对比的形式探索出提升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并辐射于周边的兄弟学校。

通过推广应用,教师更加重视并且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从培养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着手,日常细抓良好的计算习惯,指导建立有效的计算错题集,逐步夯实计算基础,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楠.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策略[J]. 文理导航, 2020, 000(003):P.40-40.

[2]黄静静. 夯实基础 高屋建瓴——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9, 000(001):P.60-61.

[3]刘锦苗. 核心素养下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 2019, 000(029):145.

[4]凃德清.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分析[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 2019.

[5]吴冬梅. 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分析[J]. 新课程, 2018(4).

此论文(案例)属于2020年度花都区教师教研课题:《基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HDJSJY2020008)成果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计算能力提升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