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2020-09-10艾亚丽

天府数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数学概念新课标高中

艾亚丽

摘 要:数学概念是高中数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对在反应客观事物中的数形的本质属性和奠基学习基础等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有效提升解题速度,开拓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逻辑思维能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更加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将数学定理与法则作为教学基础,辅以适当的练习,从而实现核心教学目标。本文将根据当前数学概念实际教学情况探究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的有效课堂策略,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概念;新课标

引文

传统高中数学课堂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教师往往更加重视解题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导致基础知识与解题严重脱节,学生缺少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影响了数学成绩。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扩大基础概念的所占比重,将高中数学的核心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入日常教学中,从数学概念的产生与运用多方面进行探究,从而理解概念的本质。数学思想与数学概念相辅相成,教师更应重视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一、利用情境创设提升概念教学的质量

在学生心中,枯燥乏味往往是高中数学概念的代名词,教师缺少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打击了其思维的创造性,因此教师需要选择更加有效的方式完善数学概念的导入方式与授课方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提升教学质量。由于数学概念较为抽象、概括,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概念的丰富知识背景展开教学,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密切的感性学习材料,根据本节课的数学概念选择有效的现实模型,通过利用教具、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展示数学概念的具体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将感性认识内化为具体知识技能,并应用于做题当中,有效地在体验概念的过程中认识了概念。

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的“常用逻辑用语”一课时,可以利用情境引入,从生活实际出发,直观感受逻辑,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情境短剧,班长王哲通知班干部小孙、小刘、小邱、小易四人商量班级联欢会具体事宜但开会时小易没开,王哲嘀咕一句:“该来的没来。”小孙听了转身就走了,王哲看到小孙走了,又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小刘一听,起身走了,王哲十分着急,忙拉住他:“我说的不是你!”这句话一说完,小邱也走了。通过这个有趣的情境短剧让学生认识到说话缺乏逻辑性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的问题,从而引出接下来的常用逻辑用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数学概念的本质理解与外延探究

部分数学概念内涵丰富,外延性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很难在短短一节课时间内讲解完全部相关概念,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该数学概念的特点将其分为若干个层次,首先分析其本质概念,而后逐步加深提高,将外延概念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深化。在进行外延探究时应避免教学的突兀感产生,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斟酌外延概念的范围,避免出现“丢了西瓜拣芝麻”的情况发生,以主要概念为教学核心,在合理教学范围内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在进行教学时,首先教师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抓住概念实质,并通过逆向分析、翻译数学语言等手段探究外延概念,拓展数学课堂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曲线与方程”时,教师可以先利用直线的二元一次方程从直观上体会图形与数量的关系,并探究曲线与二元方程的等价关系,通过绘制图像等手段明确曲线方程的定义。在进行外延探究时,可以利用能力拓展题目带领学生分析椭圆、双曲线的定义,为下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

三、设计有效练习,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仅仅停留在课堂的理论讲解是无法满足高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要求的,教师需要摆脱枯燥的理论讲解的同时,寻找有效的题目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深化概念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概念的区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错题情况,找到学生的薄弱点,并针对性地进行练习,转变传统的题海战术,利用有效练习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在学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时,教师可以直接布置相关大题,通过多个小问的方式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证明题明确平行、垂直等概念的理解,通过点到平面距离等题目测试学生空间向量的学习情况,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四、利用课堂互动加深概念理解

在进行教学时应该避免教师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进行讲解而学生缺少课堂参与的情况发生,教师需要利用提问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独立探究数学概念,从而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有效地完成了概念教学。同时,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究,推算相关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利于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可知,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时首先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通过情境创设等方式导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通过本文所提出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林建森,徐明杰.能力導向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究[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9(20):16-18.

[2]赵生堂.关于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0):93.

[3]徐文强.浅析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J].新智慧,2019(28):69.

猜你喜欢

数学概念新课标高中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在“破”与“立”中,加深概念理解
数学概念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探讨
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探讨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