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中金鸡沙的治理模式探析
2020-09-10李玉成高嵩淋段雨桢张宇赵心笛杨继轩蒋晨阳
李玉成 高嵩淋 段雨桢 张宇 赵心笛 杨继轩 蒋晨阳
摘要: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市林木覆盖率只有0.9%,牧场沙化、盐渍化、退化严重。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固沙工作,成效显著,毛乌素沙区东南部面貌已发生变化。西北大学毛乌素沙漠金鸡沙及周边实践调研队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通过自主实地考察的形式开展关于对金鸡沙村周围生态环境治理及经济建设问题的调查。
关键词:毛乌素沙漠;沙漠治理;生态环境;经济建设
一、毛乌素沙漠金鸡沙概况
毛乌素沙漠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占地六百多万亩,所在区域跨越宁夏、陕西、内蒙古三省。早在5世纪时,毛乌素并不是沙漠,而是一片水草肥美的牧场。后来由于不合理开垦、气候变迁与战乱,地面植被几近消失,于是形成了后来的沙漠(也称沙地)[1]。
金鸡沙地处毛乌素沙漠南部边缘,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临近陕西与内蒙古交界处。经过六十多年的治理,金鸡沙目前已形成11万亩的林地,沙尘暴天气显著减少,降雨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二、金鸡沙治理模式分析
经过笔者与其实践调研团成员的走访发现,目前金鸡沙治理荒漠化成效得益于多方因素,在政府大力支持下,专业化治沙与民间自发治沙相结合,多方作用促使毛乌素沙漠金鸡沙的治理。
(一)政府支持
荒漠化极大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居民生活收到严重影响,在此状况下,当地政府制定和实施了拍卖荒沙、荒滩使用权、拍卖荒沙、荒沙地承包治理和股份制治沙造林等措施,通过“谁承包,谁治理,谁经营,谁受益”的方式明确了责、权、利,将治沙责任明确得落实到各沙区负责人上,制定目标与任务完成期限,并根据成果制定了奖罚措施。
(二)专业化治沙
1.植物种类的选择
由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所限,金鸡沙所在地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所以在植物选择上应选择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选择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强的植物,不但要适应严寒、贫瘠、干旱、酷热及风蚀沙埋、沙割,还要抵抗大气污染、粉尘污染,其次要求植物自身萌蘖性强、根系发达、容易成活才行。而治沙中期种植耐旱、易成活的乔灌草混交林,既能有效的固沙,乔灌草混交林的残枝败叶,又能形成的腐殖层。如樟子松等针叶林的残枝败叶,含有大量的氮、磷元素,可以有效的促进植物生长,落在地面形成的腐殖层也可有效的阻挡阳光,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为沙漠生态系统的演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2.现代技术的应用
为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和带来的生态效益,现代的部分农业技术也应用到了治沙之中,比较常见的技术为嫁接和扦插。嫁接技术中,大多数为松樹的嫁接,将三针的白皮松嫁接到二针的油松上,白皮松相对于油松枝叶生长更为迅速,更容易形成腐殖层。绿化后的沙地采用光伏扬水灌溉系统,通过光伏发电驱动水泵进行抽水灌溉林地。该系统可以扬程50-70米,日供水量110-150吨,系统年均发电34560千瓦时,在其25年的使用年限内,可节省标准煤325吨,减排二氧化碳143吨,减排二氧化硫6.5吨,减排烟尘49吨,减排灰渣84.5吨,在沙漠中可以把有限的资源最高效的利用[2]。
3.工程治沙
为了实现更好的治沙效果,毛乌素沙漠因地制宜的创造了“前挡后拉”的治沙方法。“前挡”的目的是为了在阻止沙丘向前一定,起到固沙的作用。一般是在沙丘的背风坡以及丘脚栽植樟子松和杨树之类的乔木或者乔灌混交林,用这些固沙效果很好的高大植物来挡住沙丘,组织其向前移动。“后拉”则是在迎风坡二分之一以下的位置,在与主风风向相垂直的地方设置风障,风障可以用草方格沙障和沙蒿活风障,或者密植固沙力强、耐沙埋、耐风蚀的灌木搭设沙障,沙障既能降低风速,又能固定流沙。同时,地面覆盖物如杂草、黄土、石子等也可以有效固沙。前有林挡,后有障拉,中间的沙丘待风力作用将其削平后,还可以继续种植,来提高固沙效果。
(三)民间自发治沙
横跨宁夏、陕西、内蒙古的毛乌素沙漠如今几乎消失,在治沙期间涌现了许多治沙英雄,其中,“治沙英雄”牛玉琴以家庭模式实现11万亩沙地“止步生绿”。在牛玉琴的带动下,当地村民积极的投入到防风固沙的工作中,自发种植树木、爱护树木。目前,防沙治沙已经成为金鸡沙村民的共识,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
三、金鸡沙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调研团了解到,毛乌素沙漠并不是真的消失,只是表层流动沙丘得到固定。如果没有人工干预的话,沙区的生态系统会反向演替,回归到治沙前的样子。究其原因主要是降雨量不足以毛乌素沙漠进行自然的正向演替。治理初期沙漠中的含水量较高,需水量较大的杨树暂时可以存活,但当沙漠中水分不足以满足杨树的需求时,就会逐渐会被比较耐旱的灌木类植物取代。另外,在保持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以林养林,是毛乌素沙漠、金鸡沙治理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仅仅靠村民的部分收入和政府补贴不足以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从根本上改变沙区需要漫长的时间,需要改变土壤性质、改变当地的气候环境,时间上的跨度导致在财力方面会产生巨大的消耗,因而急需从沙漠生态系统中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利用该效益再去改变沙漠,真正实现以林养林。
四、金鸡沙后续治理的相关建议
(一)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目前金鸡沙覆盖植被绝大部分为生态林,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后续治沙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仅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是不能支撑毛乌素沙漠实现自然的正向演替。因而还需要进一步探寻如何在保障生态效益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效益。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可选择适宜在沙漠中生长的中药材,以及一些能够后续产出的植物。
(二)在劳动育人中延续防沙治沙理念
在荒漠化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背景下,前人开始了长达六十余年的防沙治沙工作,现今生态环境大幅好转,同时也面临着后代在没有环境压力的当下,是否还能延续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的理念。今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与全面部署,将育人作为劳动教育的原则和首要导向。
五、结语
经过几代“治沙人”的努力,人进沙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毛乌素由沙漠转变为绿洲,生态环境改变的同时,也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收入。毛乌素沙漠及金鸡沙变绿洲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当地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毛乌素“绿洲”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益处。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https://baike.so.com/doc/5370233-5606107.html 2020.8.3
相关数据由牛玉琴全国治沙示范基地提供
[2]王岳,刘学敏,哈斯额尔敦,“互联网+沙产业”:沙漠治理产业化的新探索[J]兰州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67-174
[3]王友文,张燕,新疆伊犁河谷西部沙漠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互动的实证分析,[J]实事求是,2014(6)81-84.
作者简介:
李玉成(2000.10 -)男,汉族,陕西榆林人,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级电子信息类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电子信息。
*通讯作者:蒋晨阳(1994.08-) 女, 汉族, 陕西渭南人, 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