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化学创新精神
2020-09-10李鑫
李鑫
摘 要:实验是化学的生命,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实验教学为抓手,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而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以化学实验作为载体,不断丰富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起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精神;培养策略;实验教学;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09-0083-02
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太过拘泥于教材以及教师的经验,忽视了实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们的思维,不利于拓展学生们的视野,这样就很难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平时教学,从拓展、对比以及改进等方面来阐述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拓展,引导自主探究
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有时会不够完整,使得学生们只能发现表面上的信息,而无法进行深入性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材进行适当性的拓展,引导学生们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得到更加全面性的知识,从而使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所讲解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高中化学氢氧化亚铁与氢氧化铁的转化时,笔者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按照正常的实验过程应该要出现这样的现象:首先是试管中的物质先变成灰绿色,再继续震荡产生红褐色沉淀,可是在学生们发现只出现了一点红褐色物质,其余全是灰绿色物质,这说明
Fe(OH)2并未发生完整的氧化,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学生问:“要怎样才能将Fe(OH)2完全氧化为Fe(OH)3呢?”之后笔者拿一张滤纸,
将试管中的灰绿色物质放在滤纸上,发现灰绿色物质马上变成了红褐色.向学生解释说:“Fe(OH)2的氧化程度与Fe(OH)2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接触面积越大越加速Fe(OH)2的氧化.”接着,让学生们去探究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Fe(OH)2的氧化.
在这节课中,利用实验引导学生们去自主探索,发现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们的学习与探究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一探究竟的欲望.教师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够再恪守教材,应该充分拓展知识内容,使学生们学到的知识更为完善.
二、对比,尝试解决问题
化学知识内容较多,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知识混淆的情况,这很不利于学生们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一些对比性的实验,让学生们尝试去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们建立知识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使学生们能够很好地过渡新旧知识.
例如,在教学高中化学有关苯酚,化学式为C6H5OH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们了解苯酚的溶解性,笔者设置两个对照实验,这样不仅能够将其进行对比,而且还能互相作为参考对象.先准备了两份相等的苯酚,再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水(H2O)和乙醇(C2H6O)溶液,然后将准备好的苯酚放入两支试管中,将两支试管分别摇匀之后,发现放入水的试管中液体呈现浑浊的状态,而放入乙醇的试管中液体呈现清澈的状态,这说明苯酚完全溶于C2H6O,而不溶于水.之后又将放入水的试管进行加热,发现试管中的液体从浑浊逐渐变得澄清,这说明苯酚并不是单纯的不溶于水,而是根据水的温度不同,它的溶解度也是不同的.根据这些现象,让学生们讨论得出的结论,最后他们总结为:苯酚易溶于C2H6O,而苯酚不是不溶于水,只能说苯酚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不高,而在热水中的溶解度较高.
对比能够使两个不同事物的特征更为明显,也使得学生们对其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从而进行很好的记忆.教师也应该利用对比性的實验,强化知识之间的差异性,使学生们对于新知识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记忆,而不会出现混淆的情况.
三、改进,优化操作过程
实验是进一步验证科学结论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实验器材或者实验方案不够严谨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最后的实验数据和得出的结论.教师在与学生们做实验时要引导学生们发现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对其进行改进,优化操作过程.
例如,在教学高中化学中铝(Al)的燃烧实验时,笔者先讲解了其燃烧的过程以及它的化学方程式:4Al+3O2点燃2Al2O3.接着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按照一般的操作,将铝条卷成筒状,将纸条塞进筒里,然后将纸条点燃,这样就会使铝条燃烧起来,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用这种方法铝条很难燃烧起来,笔者问学生:“这样不能使铝条燃烧起来,同学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学生思考了一会儿之后,有个学生说:“这样间接燃烧不容易使铝条燃烧起来,是不是将两个融合在一起就会更好燃烧了?”这时另一个学生恍悟过来说:“我觉得可以这样,先将纸条湿润,然后将铝粉洒在湿纸条上,然后将其晒干,这样是不是就能将两个融合在一起了,而且不需要刚才那种间接燃烧的方式.”学生纷纷赞同,随后他们利用这种办法进行了实验,将这样的纸条点燃放进氧气瓶中,纸条剧烈燃烧,也能得到一样的实验效果.通过这样的改进方法不仅能够使实验做的成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材料.
在这节课中,通过做实验让学生们发现了其中的不足,也引导学生们对其进行改进,成功的进行了实验.教师在做实验时,更应该注重实验的过程,使学生们能够在其中发现问题,并且学会去改进,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绝非空中楼阁,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实验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给学生们直观性的感受,使学生们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给予学生们思维上的启迪,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去理解抽象性的内容.教师也应该学会利用实验教学这种方式,鼓励学生们去通过实验去思考和验证,发展学生们的思维深度,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希彬.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探索[J].化学教育,2003(11):32-34.
[2]张彩.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广西教育,2007(14):40-41.
[3]胡新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2013(9):30-31.
[责任编辑:季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