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拐点:明清外贸政策的转向

2020-09-10方元茂

高考·下 2020年3期

方元茂

摘 要:高中历史教材,在明清外贸政策上一直是含糊不清的,基本上是简单地表述為“闭关锁国”。这既是对教学的误导也是教学的误区。从史料解读来看,明清外贸政策是个由摇摆到自封的过程。

关键词:海禁闭关;外贸政策;历史拐点

传统观点认为,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就实施了严格的海禁政策,洪武年间多次下令海禁:三年(1370)废太仓黄渡市舶司,四年后又除泉州、明州、广州市舶司,十四年以倭寇来犯为由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二十三年发布“禁外藩交通令”,二十七年取缔海外贸易。明初海禁视乎甚严,然朱元璋的海禁政策并未彻底执行:其一、1367年还设立市舶司来管理贸易,允许私人海外贸易;其二、《文献通考》卷三十一《市籴考》记曰:“今贡舶与市舶一事也,凡外夷贡者,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他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矣。”此载侧面反映有“民贸”和“互市”。

明成祖朱棣对民间海外贸易起初也是采取严厉封闭的政策,可政府颁布的海禁令并不多;永乐(1403—1424)、宣德(1426—1435)年间举行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虽然主要目的是追求政治利益,但客观上却加强了明朝与海外国家的交流、促进了海外贸易,也使得海禁政策有所放开。

明朝的海外贸易分为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朝贡贸易被视作朝廷怀柔外藩的重要手段,政治色彩浓厚而不具真正经济功能;由于不堪重负,明中期以后对朝贡贸易之举有诸多限制。朝廷为集中精力对付来自蒙古人等北方势力的侵扰、消除东南沿海的倭患,民间海外贸易受到严禁;尽管如此,海上走私仍屡禁不绝,民间贸易终因政策放宽而得到发展,贸易区域亦由亚洲延至欧洲。然而,由于葡萄牙殖民势力向东扩张、日本倭寇日益猖獗,明朝在嘉靖(1522—1566)年间又重新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

直至隆庆(1567—1572)年间,倭患平息,海禁政策才得以取消,民间出海贸易恢复常态。朱载垕登基后,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上疏:“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朱载垕当即允准,史称“隆庆开关”;不久,又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置海澄县,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贸易管理和征税。史载:隆庆初仅月港一地,“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1567—1644年世界白银有三分之一流入明朝。

《哈佛中国史》研究资料表明:15世纪后期,南海成为明代经济最终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体系的关键区域。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强进南海,其海盗行径使整个区域的贸易经济跌入低谷,其他国家与明朝的贸易陷于瘫痪。隆庆帝废除海禁,改进海外贸易基础结构;一年不到,中国海商彻底恢复了原来的活力;直至18世纪中期,中国商人在该区域的贸易活动中依占明显优势,并建立了主导中西贸易的“广州体系”。但其手续繁琐又给贸易带来负面影响,后来甚至连船只数量和规格都有所限制,“东西二洋,各限船四十四只”。

可见,明朝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多变而飘忽的:初由海禁到松弛,次由海禁到放宽,再由海禁到部分开放,终由政策因素走向收缩;从郑和下西洋的面向“西洋”到隆庆开关的立足南海,外贸呈现出由外张转为内敛的政策态势。影响政策变动的内外因素有:专制集权强化,建立天朝礼制、朝贡体系,阻止内外力量勾结;倭患日盛,防止金属货币外流。从根本上说是重农抑商传统民族心理与价值取向在最高统治者的对外政策上的体现,也是封建统治者在14—17世纪面对国际与国内形势新变化所做出的消极应对。

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下令除广州一处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标志着清政府奉行起闭关政策;限制对外交往,全国只有广州十三行可以比较自由地进行对外贸易。

清政府建立对全国统治后,各地反清斗争持续不断,东南沿海一带的反清斗争更是此伏彼起;尤其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同东南沿海和流亡海外的反清志士保持密切联系,为“反清复明”而斗争;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此即闭关的客观原因。其次,清朝统治者“天朝”理念是闭关的直接原因。乾隆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只不过因为所产的茶叶、瓷器、丝绸是西洋各国所必需的,所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让洋人日常所用受益于天朝的“余润”。此外,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为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力,此乃闭关政策的经济根源。

闭关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闭关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统治者妄自尊大,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清政府的闭关政策推行了二百年,中国对外贸易日益萎缩,出口商品仅占商品总量的约3%。

学者提出: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远洋贸易的大发展,西欧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政府直接干预经济,鼓励扩展国际贸易。为了更便利地筹措海外贸易资金和降低投资风险,一些国家建立国家银行,政府充当担保人;受政府扶持和保护的民间合股公司也应运而生。在对东方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中,16—17世纪西欧诸国在亚洲纷纷成立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从本国政府那里获得贸易独占权而且拥有军队,对殖民地进行经济掠夺。18世纪末动力机器变革,欧洲终于解决了与亚洲贸易中的问题。中国丧失了在世界的贸易主动权,错失了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机遇。

明清外贸政策格局是有所开放——退缩自守——闭关自封。客观上看:从明中期到清前期,中国先后遭到外国侵扰: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倭寇侵扰东南沿海,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侵占台湾;为了防御外国侵扰,封建统治者采取了消极的自守政策。主观上看:从明朝中后期开始,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封建统治者只能依靠强化君主专制等手段来维持封建统治,拒绝新事物的传入;古代经济结构是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落后闭塞的经济基础产生出因循守旧、盲目自大和闭关自守的思想。

《现代欧洲史》指出:18世纪初期的欧洲,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消失,海外贸易为欧洲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多。最边缘地区的竞争往往在由两个国家政府暗中支持的贸易公司之间展开,这些贸易公司与其说是公司,倒不如说是一支军队,行动目标就是当地的贸易主权。这一时期英法两国的商业管理十分相似,英国的《航海法》和法国的《垄断法》,主旨都是为本国从殖民地贸易和海外贸易中获取最大化利益。到18世纪末,英国的政策开始倾向于由海军基地提供保护、由商业仓库给予支持。19世纪中期后,由英国人领路、欧洲人通过各种方式继续扩大影响,当其影响力遭到抵抗时,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运用政治或者军事手段强制进入海外市场。故而,落伍的封建统治者实行的闭关政策在日益强大的西方殖民者面前诚然是苍白无力的。

封建王朝走向自封,西方工业革命正在酝酿和展开;海禁与闭关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与外国之间经济与科技的交流,错过了经济、科技发展的最佳时段,使得封建国家的经济、科技逐漸落后于西方国家。

14—19世纪中西外贸消长是一场西进东退的博弈,西方凭借政治、经济、文化强势逼退明清王朝,迫使其放弃外贸主动权。事实证明:新兴制度战胜了衰落制度、资本主义经济战胜了封建主义经济、重商主义战胜了重农抑商、人文主义战胜了理学伦理,究其首因是经济因素。封建帝王为了加强统治,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即使有开放也改变不了重农抑商的根本。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其海禁、闭关根源在于重农抑商政策。虽然到19世纪初,中国仍是外贸出超、仍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但难以扭转中国外贸经济走向颓废而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附庸的历史拐点。

在选拔性高考反衬下,教材不足显而易见,如果一味地把“海禁”“闭关”归结为“闭关锁国”,于史不符于释不通;否则,教者学者都会误以为明朝始终是“海禁”并无外贸,清朝“闭关”即锁国而无外交(外贸),这就是教学误导;再则,一线教师若不做学科拓展,照本宣科,就会进入教学死胡同而把“海禁”“闭关”直接等同于“闭关锁国”,这就是教学误区。

参考文献

[1]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天津:南开大学,2010.

[2]刘强.协议、禁令与招揽:郑氏集团的对外贸易策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7,(4):11-18.

[3]彭蕙.明清之际澳门和帝汶的檀香木贸易[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8):51-56.

[4]张恋绮.明清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特殊浅析[J].财经界,201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