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条件下艺术类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运用探究

2020-09-10张娟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张娟

摘要:新媒体是包含所有数字化媒体形式,它以其前所未有的互动性改变了高校传统单一信息发布的模式。给大学生特别是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核心价值观系统的建立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无限可能。新媒体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同频传播,促使高校主动、积极、有效地运用这一特点,改进对艺术类大学生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除了常见的QQ、微信等普通聊天沟通工具以外,抖音快手为首的自媒体短视频异军突起。上世纪,互联网还没有今天这样迅猛时,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就提出了“15分钟定律”:“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短视频引导的快速理解、快速介入,快速渗透的现代生活方式是我们所处时代抗拒不得的。艺术类大学生作为网络受众者中的较特殊的群体,内在主观选择和客观被授予信息的“选择”中,高校新媒体对舆论引导和网络的快速反应机制起着关键作用。让校园思政的内容传播呈现“速度快、效率高、覆盖广、反馈新”为目标。通过新媒体的创新运用增强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影响,时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有效途径。

一、新媒体在高校艺术类学生中的观念影响

新媒体以其展示和表现方式的:可变性、转编码性和互动性。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很深的影响。尤其是对新鲜事物更为敏感的艺术类大学生,他们往往思维跳脱且兴趣广泛。新媒体除了给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带来便捷之外,开放的外部环境,自由选择的资源和内容都对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艺术类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是正确的,当然这建立在传统媒体为主导新媒体为新兴传播途径的共同影响下。思想意识决定了他们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是否也在传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正面的内容。

但消极颓废、享乐拜金的价值观念仍在通过各种或“软”或“硬”的方式侵蚀着这一群体,一是因为艺术独特性让它犹如高居庙堂轻易不可得的神圣书卷。二是因为新媒体的信息传递和该类大学生自觉有“独特品味”的解读有很大的关系。在新媒体条件下,作为新时期的艺术类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为此类学生中将来不乏有人会成为文艺届的人才,人民教师又或者是拥有一技之长的社会工作者。他们对价值观的理解对自己肩负的责任,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

二、新媒体传播强势的文化冲击

艺术类大学生,以产品设计系学生为例,他们求新求异的意识相比其他大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讲更甚,因为该专业的学生往往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强。但因为理论知识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欠缺,所以考虑问题或完成作品创作时往往会忽略现实基础。

而新媒体传播所导致的人们对信息的以来已趋严重,此类人群从新媒体接收接纳信息资源成了他们文化、专业、思维养成的重要途径和去到。“人们所接受的信息的一致性非常容易导致一切民族和一切地域文化的一元化,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变得一致”。

三、新媒体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给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发展平台。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有益的、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信息帮助其开阔眼界,而消极的,错误的,不健康的内容同样存在。媚俗文化的侵蚀,舆论监控体系的不到位给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的发展模糊了现实和虚拟在空间上的界限。此类学生由于专业学习以及“猎奇”心理的需求,大量地接收和依赖于这种看似“虚无缥缈”的媒介。结果就会导致其缺乏伦理道德的约束,与现实生活的脱轨,从而变得孤僻厌倦现实生活等心理问题。其次,在此专业的学生所上课程中只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就是从教师、书本到学生的模式,而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学生们更多的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更轻易的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他们可以选择内容、选择平台、甚至选择教师及接受教育的方式。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因为需求的变化而从传统向多元转化已经是必然发生的事件。

四、新媒体条件下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方法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范围及深度

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的强势输入和覆盖下,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发布实时消息的方式是不能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教育者们必须对新媒体的形式和内容针砭时弊,对接受教育的受众学生有足够清晰的了解,认真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之影响校园网络文化形态的形成。利用新媒体图文并茂且声像俱佳的特点。抓住核心主题以趣味性带知识性,以知识性渗透思想性。以合适艺术类大学生口味的出发点发布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讯息,把显性思政教育在艺术类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观抵抗本能逐渐转变为艺术类大学生关注主题下的隐形思想渗透。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

(二)增强学校网络监管引导学生正确舆论

艺术类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相对丰富的想象力,常常不受现实世界的束缚,追求个性、随意的生活方式。在新媒体技术开放得条件下,信息过滤和复杂程度时有超出信息、技术发布者初衷得情况。大量虚假、不良的信息可能通过随着新媒体传递到更容易受此影响的艺术类大学生当中。可能导致其不良的三观。更有甚者被不法分子利用,走上不归路。

因此,网络监管的力度除了从上至下的层层过滤不良信息,建立完善新媒体传播法律法规外,更应该从下至上,从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权重开始。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制意识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分析學生具体情况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上政治教育既有复杂性又有专业特殊性,他们张扬个性,思维方式异于普通大学生。如果不能很好的和他们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很难把控他们的真正思想,更无法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新媒体的出现既是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它使得教师能通过多种方式、平台和学生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不仅仅作为一个权威的,站在讲台上的严厉教师形象,可以转换成一个故事的讲述者,一个画面的表演者,甚至是朋友,网络的空间性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隔阂,更能使教育者充分发挥各种交流方式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思想引领。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式。

总结

新媒体条件下,信息爆炸、传播扩张,媒介多样、情景虚拟,都给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当然新媒体的“时间、空间、信息”无壁垒的独特优势也让教育者们能够更快的占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阵地。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建设上坚持四个自信,争取在新媒体时代构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刘婧怡.新媒体视域下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智富时代.2019(01).

[2]周俊.微信背景下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N].美术报,2016.

作者简介:

四川传媒学院,艺术设计与动画学院。

注:本项目得到四川传媒学院2019--2020年度学生工作建设专项项目资助,本项目是四川传媒学院课题(项目名称:新媒体条件下艺术类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运用探究——以产品设计系为例;项目编号:33)。

猜你喜欢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点分析与对策研究
浅谈艺术类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