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声入人心》的传播价值探析

2020-09-10韩丹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传播价值综艺节目文化传播

摘 要:湖南卫视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荣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榜单。笔者以《声入人心》节目作为文化传播渠道和电视综艺节目的双重属性为切入点,探析该节目在文化传播和行业发展两方面的传播价值。

关键词:《声入人心》;传播价值;文化传播;综艺节目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105-02

《2018年腾讯娱乐白皮书》[1]统计显示,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减缓,网络综艺节目历经5年高速发展进入了激烈竞逐。2019年6月14日,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电视综艺节目《声入人心》荣誉登榜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榜单。本文以其作为文化传播渠道和电视综艺节目的双重属性为切入点,探析湖南卫视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的传播价值。

一、《声入人心》于文化传播的传播价值

(一)走近——美声文化的大众化普及

罗杰·菲得勒认为:“任何媒介形态的变迁,必然伴随着技术形态的变化,并引发内容形态的变化。”在“内容为王”的新媒体内容创作时代,《声入人心》综艺节目的最大创新点就是将节目主题确定为小众化高雅音乐艺术形式——美声。

与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传播的音乐形式流行音乐不同,美声唱法的庄重严肃,美声唱段的晦涩难懂和复杂严苛的演奏条件意味着欣赏者需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加上中国的剧院大多建造在文化综合实力较强的一、二线城市,美声文化作为高雅音乐艺术的代表,更多地流行于专业院校和特定的爱好圈层,对国内普通大众来说大多遥不可及。随着《CCTV 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停办,[2]美声文化失去了与大众交流的重要窗口,被贴上“高冷”的标签从而开始淡出大众视野。

而《声入人心》通过人物、画面、声音等节目呈现内容的各个元素,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完美的文化景观,丰富了观众对美声文化的认识,让受众走近美声文化,为其文化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国际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全能音乐才子刘宪华、华语先锋唱作人尚雯婕、华语乐坛知名女歌手张惠妹,《声入人心》每一季都设置了3位欣赏水平各不相同的出品人。他们除了像主持人一样把握流程以外,还作为指导者参与成员的排练与比赛,通过对乐理知识和美声文化的科普和补充说明增强了观众对节目的理解。在嘉宾的选择上,参与节目录制的36名高学历、高颜值、高水平的美声歌唱者打破了大众对美声演唱者的刻板印象。除以上人物之外,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声入人心》邀请了5名中国歌剧、音乐剧演出界顶级的推动者作为职业出品人参与节目录制,为这36名美声歌唱者提供职业化发展机会,也带大众走近市场化美声文化。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提出:“不仅要将前台表演——高品质的舞台公演,呈现在受众面前,同时后台的情况,包括彩排、成员日常,也要一并展现。”[3]作为电视综艺节目,《声入人心》并未沿用淘汰式比赛制度,而是采用与歌剧、音乐剧演员们在舞台上因实力而划分的A 、B 角演员概念相对应的“首席替补轮换制”,并以真人秀形式展示36名美声歌唱者100天集训期间的互动与成长,通过成员之间相互讲解、相互帮助的过程为大众揭开美声文化的面纱。

《声入人心》并未局限于经典美声唱法,而是运用了美声、音乐剧、美通、流行等多种唱法形式。演唱者演唱了除享誉全球的音乐剧选段、歌剧选段外,还包括了譬如由中国民间神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山伯与祝英台》改编的音乐剧选段《诗人的旅途》、学堂乐歌《送别》、老上海风味歌曲《得不到你的爱情》、传统少数民族歌曲《美丽的姑娘》、流行歌曲《慢慢喜欢你》等多元化的演唱曲目,并采用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多种表演形式将音乐作品加以改编呈现给观众,展现了声乐艺术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带给观众不一样的美声文化体验。

此外,《声入人心》作为一档声乐演唱节目,其音效的选择和运用十分值得一提。节目选用的背景音整体上保持高度一致的大气风格,与高雅艺术——美声文化、《声入人心》节目自成一体。音效作为文化景观构建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该节目的点睛之笔就是多次采用了节目成员的声音元素。《声入人心》第一季一亮相,旁白低沉的聲音将节目组的创作理念娓娓道来:“我,是站在追光之外的追光者,他们说不够流行就不够资格,他们说高雅冬眠你休想叫醒……只要我的歌唱心无旁骛 我的音乐必将独木成林。”节目组的文案功底毋庸置疑,大胆地选用《声入人心》第一季成员王晰“低音炮”的声音录制旁白的举动更是有效地拉近了观众和节目的距离。《声入人心》第一季最后一期,成员按照入场顺序倒序离场的时候,背景音是本季成员王晰在节目公演舞台演唱的歌曲《友谊地久天长》,首尾呼应的音效使用让整季节目呈现出仿佛是成员王晰为我们讲述的一个关于美声的故事。第二季第一期的开始是光鸣岛36子的独白,而第二季结尾的背景音则是成员周深在公演舞台演唱的歌曲《亲爱的旅人》。就像我们感受的那样,《声入人心》仿佛是72位美声演唱者为我们用声音呈现的两部美声文化的电影,此起彼伏,波澜壮阔,回味无穷。这或许正是节目组希望通过浓郁的文化氛围向我们传达的效果。

《声入人心》利用电视媒体的广大传播力,以综艺节目的形式,将音乐剧、歌剧、经典民歌、影视配乐等以美声唱法的演唱形式通过电视荧幕展现在观众面前。其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与精神需求,增添了美声文化传播的传播渠道,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和喜爱,扩大了对美声文化的普及传播。

(二)寻梦——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引导

《声入人心》除了向观众传达美声文化的艺术魅力之外,还通过为期100天的集训和舞台竞演过程向大众展示72位“追光少年”的追梦之旅。《声入人心》第一季右耳耳膜破损却不愿意“卖惨”的陆宇鹏凭借真挚的情感诉说自己对音乐的追寻,第二季自学音乐兼职赚取学费的学员崔越峰用自弹自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声乐文化的无畏热爱。在镜头为数不多的关于72名美声歌唱者们的故事诉说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坚持学习美声文化的不易,更看到了美声文化从业人员目前窘迫的就业状况。但是,正如第二季成员刘岩所说:“我相信,于是我坚持”,正如第一季成员音乐剧演员郑云龙所强调:“我今天站在这里,我因为我是一名音乐剧演员而骄傲。”我们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梦想的追逐,对热爱的坚守。

在《声入人心》节目中,他们最在意的并不是输赢;在音乐剧的舞台上,他们最在意的并不是上台的机会。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这些美声演唱者堅持了这么多年的东西,是否被人看见了,他们多年热爱的美声文化,是否能够得到认可。《声入人心》通过声乐之美,将追求梦想作为正向价值输出的精神纽带,传播的是坚持热爱、努力拼搏的社会正能量,鼓舞年轻人勇于逐梦、敢于奋斗。

二、《声入人心》于行业发展的传播价值

创新——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王道。2018年5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卫视综艺节目的制作和播出面临更严峻的考验。据《2018腾讯娱乐白皮书》统计,2018年,视频平台播出网络综艺节目124档,网综市场欣欣向荣。在如此严峻的电视综艺节目创作环境下,节目组结合过去的从业经历与大量市场调研,最终将节目切口锁定在了美声,通过节目内容异质化、传播受众分众化、节目模式创新化的原创自制综艺节目《声入人心》完成了一场超越自我的成功。

“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4]对于综艺市场来说,这句话也同样适用,内容才应该是电视综艺节目竞争的核心。区别于娱乐泛滥的其他综艺节目,《声入人心》节目组以美声文化为主题,没有注入过多的故事情节,减弱了节目的商业气息,保证了节目的制作回归艺术文化本身,通过电视节目的各个元素渲染了浓郁的美声文化氛围,以专业得到受众认可,实现了电视节目的口碑传播。

新媒体的发展突出了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的重要性。“根据受众需要的差异化提供特定的信息与服务”的分众化理论在大数据化时代更有利于媒体针对受众特性来进行内容生产。《声入人心》总导演任洋在采访中透露:“相比观众看过什么,我们更关心观众没看过什么,还可以看什么,还应该喜欢什么。”2018年是综艺市场突破元年,音乐、文化竞技类节目称霸卫视荧屏,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异军突起,在此大趋势驱动下,综艺节目纷纷扎根于文化沃土,寻求新鲜的养料。任洋团队将《声入人心》的节目切入口定为美声这一小众文化,缩小了传播受众的范围,将节目打造成美声这一高雅艺术与受众之间交流的媒介渠道。让小部分受众先通过节目感受美声的魅力,了解美声文化,然后通过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在受众间进行口碑传播,将美声文化带出其过去的小规模圈层,通过分众化传播定位推动了美声这一小众文化的大众化传播。这同时也为节目本身增加了播放率,并带来了极高的口碑和评价。

确定了节目的定位和受众,是否能够吸引受众就成为衡量一档节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声入人心》节目组并未拘泥于以往电视节目的节目模式,而是借鉴音乐剧的演出模式和真人秀的表现形式,创造性地在电视综艺节目中推出无淘汰的首席轮坐制度和公演舞台竞争制。

俄国文艺理论家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罗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指出,运用新鲜或者奇异的视觉表达形式去破除习惯的壁垒,可以给受众以新奇的体验。与音乐剧舞台演出的A、B角色演员相对应,《声入人心》用首席或替补的资格建议来评审美声演唱者的表现,既具有科普价值又极具吸引力,在第一期提出的时候就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受。首席成员对席位的坚守和替补成员对首席席位的追求在美声演唱者们之间形成竞争关系,真人秀形式的后台情况,包括选座、试唱、排练、成员日常等画面,向我们展现了美声演唱者们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两者相辅相成,呈现出了丰富且多元的美声作品,创造了电视综艺节目的文化新形态,开拓了电视综艺节目新的发展空间。

2019年4月7日,《声入人心北美地区发行合作协议》于戛纳国际电视节现场完成合作签约仪式,向世界宣布了《声入人心》创造性的节目模式不仅在国内综艺市场魅力无限,而且在国际市场也是独具一格的。

三、结语

《声入人心》的成功用事实向我们证明,综艺节目还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还拥有无限的可能性。要想在庞大的综艺市场脱颖而出,就不能拘泥于现有的节目模式,而是要贴近现实,在现实生活和文化沃土中取材;要贴近受众,了解受众越来越个性化的心理需求;要勇于尝试,大胆创新,进一步增加它的新鲜度,以增强其对受众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2018年腾讯娱乐白皮书·综艺篇:以团之名 向阳而生[DB/OL]. 360doc个人图书馆,http://www.360doc.com/ content/19/0202/13/7661498_812701788.shtml,2019-02-02.

[2] 朱燕丹.拟剧理论视角下电视真人秀的特点及策略研究[J].今传媒,2015,23(04):68-70.

[3] 袁梦楠.美声唱法在中国新时期大众视野下的传承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讲话[Z]. 2019-01-25.

作者简介:韩丹(1995—),女,内蒙古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传播价值综艺节目文化传播
论微电影的美学和传播价值
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特殊效能分析
纪实类医疗电视真人秀的传播价值分析
电台经营需摆脱固有的上升通道思维,创新发展
新时期电视综艺节目发展问题及未来趋势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从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看综艺节目的流行
探析韩国综艺节目大势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如何赢得市场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