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翻译视角下的当代新闻翻译研究

2020-09-10张晶灿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理论功能工作

摘 要:信息传递是新闻的首要功能,新闻质量对信息传播效果有直接影响。尤其是对新闻翻译而言,唯有确保质量,才能促进文化的更好交流,从而强化新闻传播效果。鉴于此,在新闻翻译工作中,要从功能翻译的角度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向,使翻译质量得到根本性提高。本文以功能翻译为视角,对当代新闻翻译进行研究,以期为新闻翻译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功能翻译;新闻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099-02

自传统报刊出现之后,新闻翻译就开始萌芽,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高度重视。如今,虽然我国对新闻翻译工作愈发重视,对此高校也开设了诸多与新闻翻译相关的课程,但新闻翻译教学的组织形式与课程内容依然与目前的新闻翻译实际工作不相符。鉴于此,以功能翻译为视角进行相关研究,强化对新闻翻译的重视度就具有必要性。本文从功能翻译的视角对新闻翻译进行研究,以期使新闻翻译的质量得到真正提高。

一、新闻翻译概述

新闻的组成形式一般是固定的,主要由标题、导语、正文这3个要素组成。在进行新闻翻译时,要注意3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其特征。标题是对全文内容信息的凝练与概括,是一篇新闻的精华部分。在翻译时,一般使用简短的语言对其内容进行概括。导语部分主要对新闻内容进行简要介绍,涵盖人物、时间、事件等,为了体现新闻的针对性,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进行明确。[1]正文是新闻的主要部分,占据了新闻躯干的大部分篇幅,在翻译时要注意补充背景的重要性,适当对新闻背景进行介绍,以此增强翻译的效果,使新闻更为完整。

经过研究可知,新闻翻译与其他类型的翻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有在翻译过程中突出其特色,才能使新闻翻译的效果得到增强。首先,在翻译新闻前选取信息要有针对性,这样既可对信息进行简要概括,也可选取内容摘译;同时,在思维理念、价值观以及文化的影响下,新闻翻译工作极可能对原始新闻进行语法或结构调整,为了凸显翻译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会调整新闻的内容与形式。

二、功能翻译概述

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跨学科理论,是由交际理论发展而来的,最初由德国学者提出,核心思想即为目的性的理论设计。从功能翻译角度进行理论审视,一切影响翻译的因素都要与翻译目的紧密相关,只有以翻译目的为出发点进行具体的科学操作才可合理地调整翻译。[2]简而言之,在翻译时应将文本内容作为最重要的标准,同时要根据翻译目的作出相关评价。这种评价必须以原始新闻与译文功能的关系为视角,才能使翻译理论的应用效果得到保障。

继德国学者之后,我国一些学者也对功能翻译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翻译理论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在研究后得出翻译工作需要与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紧密结合,从而突显翻译工作实效性的结论。[3]在此过程中,经过学者们的不断研究与探索,功能翻译理论得到了深入发展,相关体系建设也更为系统化与科学化。

从功能性与实操性的角度看,功能翻译可为翻译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使新闻译者在翻译时可从新的角度对新闻作出解读,并在此过程中确定适宜的翻译原则,从而科学界定各类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在新闻翻译工作中,以功能翻译为具体出发点,可对翻译工作起到创新与优化的作用。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可增强新闻翻译的效果,确保当代新闻翻译工作的实质性发展。

三、新闻翻译实施策略与整体流程

需要强调的是,在开展新闻翻译工作时要重视翻译目的的相关分析,根据翻译的原则、策略与流程来确定,突显翻译工作的实效性与科学性,从而从根本上增强翻译效果。以功能翻译为具体研究方向,可知新闻翻译具有如下实施策略与整体流程。

(一)实施策略

从新闻翻译的特征角度来审视,可知翻译策略与编译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二者之间是一种耦合发展的關系。[4]所谓编译,可将其理解为编辑与翻译两种工作结合在一起的翻译流程,根据读者的新闻阅读所需对原始新闻进行科学化的加工。在新闻翻译编辑过程中,需要对原始新闻进行加工处理,确保译文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借助读者间接规范新闻翻译工作,从而使翻译工作更为严谨。

事实上,广大读者在阅读新闻翻译作品之前,往往会优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所以,如果想在新闻翻译中体现传播的作用,必然无法离开系统化的原始新闻信息挑选与包装。并且还要在此过程中从整体上优化原始新闻的结构,若原始新闻中存在语法错误、逻辑混乱等问题,新闻译者就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对其进行修改与调整。[5]以功能翻译为视角,在开展新闻翻译工作过程中,应重点突出摘译与重组,在翻译时强调公示性翻译,并作出合理调整,确保翻译目的与译后新闻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思想、理念与原始新闻的观点保持统一,从而使读者心理需求与译后新闻实现耦合,为新闻传播的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闻译者在对新闻进行重组之前,需要深入了解原始新闻,之后根据读者的思维模式对新闻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对新闻内容进行分配重组,由此强化翻译的时效性。需要强调的是,在翻译新闻时所选择的编译形式,要对原始新闻的重要内容引起重视,还要突出新闻的时效性、易读性与可读性,确保新闻译者所翻译的新闻能够满足大部分读者的阅读所需。

(二)整体流程

对于纯文学性的翻译而言,新闻翻译与其有诸多相似之处,二者均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以广大人民群众共有的生产生活经验为基础而开展相关研究,并根据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思想或行为方面的规范开展新闻翻译工作。对于当前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翻译工作而言,由于信息传播是译后文本的主要功能,所以新闻译者为了刺激新闻受众对译后新闻的阅读兴趣,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人文情况,在译文中紧密联系本地的风俗文化与社会生活,确保读者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增强阅读体验感。

对此,我们以标题翻译为例进行论述。对于社会大众与新闻工作者而言,新闻标题往往是一则新闻的灵魂,是人们了解一篇新闻的第一印象。因此,在翻译标题时,要时刻遵循突显新闻翻译特点的原则,由此强化翻译的科学性与地方性。[6]例如,在翻译“Highspeed rail era helps harmonious society”这则新闻标题时,要结合我国国情与社会大众的需求特点,可将其翻译为“高铁时代助力和谐社会”。如此一来,不仅诠释了所要表达的内涵,也彰显了中国的文字之美,充分发挥了文化的主导性。这对全面增强新闻翻译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属性,确保译后新闻得到大众认可具有促进意义。

四、结语

具有健全体系的新闻翻译工作可以使新闻传播工作事半功倍,对其顺利开展具有正向的推动力,同时也能监督并保障新闻质量。鉴于此,在对当代新闻翻译工作进行系统化研究时,要加大对功能翻译的重视与关注,在功能翻译视角下合理调整新闻翻译工作,彰显读者在新闻翻译中的主体性,并科学地指导具体的新闻实践内容,从而使新闻翻译更加合理,由此体现新闻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骆慕晴.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Helping Your Anxious Teen一书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2):378-379.

[2] 富娅琳.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英语修辞翻译途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04):77-78.

[3] 孙丽.描写交际翻译学视角下小说人称代词翻译的欧化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41-45.

[4] 高璐.跨文化视阈下的英语新闻传播[J].新闻战线,2017(06):50-51.

[5] 黄照强.功能翻译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的指导作用[J].黑河学院学报,2018(11):142-144.

[6] 张文瑞.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闻翻译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8):146-147.

作者简介:张晶灿(1986—),女,山西闻喜人,翻译硕士,讲师,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大学英语教研室教师。

猜你喜欢

理论功能工作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不工作,爽飞了?
我有特异功能
盛满理论
功能关系面面观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