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具体真实与整体真实之内涵初探

2020-09-10祝子岳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3期

摘 要:新闻的具体真实与整体真实是新闻真实的两大分支,在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对新闻的具体真实和整体真实作出清晰的认知和把握对保证新闻真实性具有极大的作用。因此,本文从两则争议性新闻入手,分析具体真实和整体真实的具体体现与辩证关系,希望以此加深我们在新闻实践过程中对新闻真实性的把握时机和实现能力。

关键词:新闻真实;具体真实;整体真实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069-02

一、案例叙述

(一)“挟尸要价”事件

新聞图片《挟尸要价》是由《华商报》首发,《江汉商报》摄影记者张轶拍摄的,其主要反映的是“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大学生为救溺水儿童壮烈牺牲,而打捞公司在打捞尸体时竟然漫天要价”这一事件。然而,2010年该新闻照片获得“金镜头”奖后却引起了轩然大波。该图片作者将当事人即打捞尸体者王守海的一个手势解读为“钱不到位不拉,我只听老板的”,而据多方调查,这一结论显然存疑。包括当事人、被访校方师生和在场路人在内的几个被访问者对这一手势皆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与张轶相同,有的则截然相反。时任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泉认为该作者没有做到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制造假新闻,对当事人造成了恶劣影响。[1]

(二)“阮玲玉之死”事件

阮玲玉是大名鼎鼎的民国名伶,而这个民国名伶的香消玉殒也伴随着一句“人言可畏”的辞世长叹令人扼腕不已。阮玲玉因童年家境贫寒,也为了奉养父母,同时获得经济上的独立而进入电影界。阮玲玉凭借超人的艺术领悟能力和表演天赋,很快在电影界站稳了脚跟,获得了不菲的收入。然而与此同时,她的同居“未婚夫”张达民却要挟阮玲玉,迫使阮玲玉交出全部积蓄,不然就曝光她的同居行为。1931年后,阮玲玉通过手段远离了张达民,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段里,阮玲玉遇到了另一个让她悔恨终身的男人——唐季珊。在这样的辗转腾挪中,阮玲玉的事业愈发蒸蒸日上,而感情生活也愈发不幸。作为当红影星,拥有《一剪梅》《故都春梦》《神女》等多部著名影片荣誉加身的阮玲玉自然成了记者们争先曝光的焦点。然而,不同的新闻媒体从不同的角度对阮玲玉的报道是不同的。有的报道阮玲玉的成就和她生活中积极正面的一面,有的则寻觅八卦探听她的私人生活,甚至还有人为博眼球捏造事实,罔顾真相。自古红颜多薄命,阮玲玉在感情生活与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下选择了与世界别离,走向死亡。

二、概念提出

从以上两个案例不难看出,新闻在社会舆论中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或是上述案例中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或是发生在身边的具体事件,无一不在无声地呐喊着“人言可畏”,无一不在急切地强调着新闻真实的重要性,无一不在殷切地盼望着真实的新闻对社会舆论的引领。那么新闻的真实性应当如何判断?或者说,在判断新闻真实性时应当采用怎样的标准?想要将新闻真实性问题分析清楚,势必需要厘清新闻理论中具体真实与整体真实的概念。

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而新闻的本源则是事实。[2]事实是指客观世界所直面的情况,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作为事实的反映,新闻理所应当以事实为依据,报道符合客观现实的事实。因此,与所选择报道的事实一样,真实准确是新闻的基本特征之一。新闻具有真实性,从个体上来看,具体的新闻报道的真实可被称为具体真实或个体真实、单个真实;而从整体上来看,由个别的、单一的新闻报道有机结合、共同塑造的真实则是新闻的整体真实。

三、新闻的具体真实

具体真实是相对具体新闻而言的真实,即每一则新闻的真实就是具体真实,它指的是具体新闻作品与其反映对象的符合性。[3]抽象的概念似乎显得晦涩难懂,不妨通过具体的新闻来探究具体真实的含义。人民网财经频道记者车柯蒙在2019年11月12日发表了一篇新闻稿《透过“双十一”数据单 看中国消费市场新活力》。这篇新闻稿通过梳理“双十一”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的成交额,采访不同学者,总结他们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大数据分析得出了有关中国消费市场和中国电子商务的现象。这一新闻其实就反映了“双十一”这一国民消费大事件的一个方面,也是中国消费市场的一个侧面。这样一个真实的新闻作品所拥有的真实性就是具体真实。又如,前些年美国媒体对美国黑人的报道开始增多,然而再多的报道都是围绕“性”“罪犯”“运动员”等关键词而展开。这些新闻报道毫无疑问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整合而成的,是单个新闻具体真实的体现,然而这也只是美国黑人整个群体形象中的冰山一角。当这样的报道铺天盖地而来时,我们常会因“三人成虎”而由点及面、由个别到一般,将这样的具体真实当作整体真实。不过,这样的“面”、这样的“一般”无疑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从这一角度来看,新闻的具体真实的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

四、新闻的整体真实

新闻真实论中所说的整体真实的对象,是由所有具体新闻组合而成的“全体新闻”。如果“全体”新闻均如实描绘、反映了对象的整体面貌,我们就说新闻传播达到了整体真实。[3]但整体真实的概念比具体真实更为晦涩难懂,不仅如此,学界也众说纷纭。相较之下,笔者认为杨保国先生关于“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概念更为合理,所以接下来就以此观点为主进行分析和阐释。整体真实所指的对象毫无疑问是一些具体新闻所聚合而成的“全体新闻”,又由于“一些”的范围不同而出现对整体真实的定义不同。杨保国先生所论的中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指的是“个体新闻媒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全体新闻报道的真实”,即诸如新华社或者法新社这样的新闻媒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关于一定的领域所作的全体新闻报道的真实。例如,新华社在十一期间所发的有关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的所有新闻报道(如《习近平的2019·十月:昭示未来》等)的真实性就是这样一家个体新闻媒体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这样一个时间段关于这一领域的全体报道的整体真实。然而,一家媒体不可能在一个时间段只报道一个领域的事件,所以中观层面的整体真实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个体新闻媒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选择的所有领域的报道的真实性。例如,若11月初新华社所作的有关“进博会”和“外交部评CNN记者提问事件”等新华社所选择领域的具体报道都达到了具体真实,而其各个领域的全体报道都分别达到了第一层整体真实,那么我们就说在11月初这一时间段内新华社全体新闻报道达到了第二层整体真实。

另外,杨保国先生认为宏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新闻媒体全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这样的整体真实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新闻媒体对一个领域的全体报道的真实性。例如,若2019年内在中国大陆地区存在的所有新闻媒体对“中国香港暴动”这一领域的所有新闻报道累积的认知结果真实反映了这一领域的整体实际情况或至少反映了这一领域的主流、主导情况,我们就说是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整体真实。二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新闻媒体关于所有报道领域的真实性。例如,如果2019年所有的美国新闻媒体关于本年美国的各种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合理、有效的认知,并进行了相关报道,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们的报道达到了宏观层面的整体真实。

五、案例再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厘清具体真实与整体真实这一组概念对于我们分析新闻的真实性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至此,不妨通过上述理论来分析本文开始提出的两个案例。首先来看案例一中的内容,就这一案例中的事实来看,该新闻报道在具体真实上是存在争议的。作者没有在真正了解事实情况,具体采访有关人员并核实的情况下发布新闻图片,这违背了我们在具体真实中论述的“应满足新闻作品与其反映对象的符合性”。然而,荆州市人民政府和“金镜头”奖调查组的调查结果表明,这一新闻图片所反映的全部新闻事件在这一时空范围内是真实存在的,大体反映了真实情况,也就是说,事实上是达到了中观层面的整体真实的。

与案例一的分析不同,针对案例二中的新闻情况来看,新闻作者报道影星的作品和她生活中积极正面的一面时,毫无疑问是真实反映了其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方面的,也就是说达到了具体真实。甚至在报道其私人生活时,在没有虚构和捏造的情况下也是符合具体真实的。然而捏造其私生活,丑化、恶化其形象,罔顾事实的新闻报道则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显然不符合具体真实的要求。从整体角度看,在这一时空范围内的所有新闻媒体对阮玲玉这一领域的所有新闻报道并不全是认知正确的,所以我们说它们的报道没有达到宏观层面的整体真实。

六、结语

具体真实与整体真实是新闻真实系统的一个分类概念。它们分别阐述了新闻在个体上真实的概念和新闻在整体上真实的概念。其中,具体真实的概念较为简洁明了,而就整体真实的内涵来讲,从理论层面上看似并非难以理解,但在新闻实践中却是一个比较难把握也比较难实现的目标。尚且浅薄的学识与孱弱的积累导致本文的分析尚显稚嫩,至此仅希望略陈己见,通过本文对具体真实和整体真实的含义进行简要分析,以此加深我们在新闻实践过程中对新闻真实性的把握時机和实现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芳.新闻的整体真实和具体真实——以《挟尸要价》例[J].青年记者,2011(10):42-43.

[2] 《新闻学概论》编写组.新闻学概论[M].人民出版社,2009:42-46.

[3] 杨保国.试析具体真实与整体真实的含义[J].阴山学刊,2005(6):5-12.

作者简介:祝子岳(2000—),男,湖北孝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