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民族志方法在应用中的若干问题释疑

2020-09-10李想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社群伦理田野

摘 要:由于虚拟空间的独特性,研究者在应用虚拟民族志开展研究时对概念界定、意义建构以及伦理尺度等问题存在困惑。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虚拟民族志与传统民族志,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

关键词:虚拟民族志;社群;田野;伦理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061-02

5G时代的到来让“数字化生存”成为现实,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重塑社会、文化以及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而言,互联网在为研究者提供大量新鲜课题的同时,也不断暴露出传统研究方法与时代的脱节。由于互联网所构筑的网络虚拟环境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生活空间,网络中匿名的沟通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互动,基于真实的人群和社区且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交流的传统研究方法在适用性上面临质疑。[1]面对传统民族志研究在互联网时代的水土不服,部分学者开始采用虚拟民族志的方法来研究与互联网有关的课题。

回溯文献,虚拟民族志这一表述最早见于海恩在2000年出版的同名著作《虚拟民族志》,她将虚拟民族志定义为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的、针对网络及利用网络开展的民族志研究,并在这本书中系统论证了对互联网进行民族志研究的可能性及方法论原则。[2]第一本对互联网进行全面的民族志研究的著作是人类学家米勒和社会学家斯莱特于2000年合著的《互联网:一项民族志研究》。在此书中,两位作者详细介绍了利用互联网开展民族志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3]自此,虚拟民族志作为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在网络空间中的意涵和价值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被正式采纳和推广。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虚拟民族志在应用中也为研究者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如何对民族志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如何建构虚拟空间的时空及意义以及对研究伦理问题的再思考等,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回归到传统民族志的研究框架中去寻找答案。

一、重新定义社群与田野

对社群和田野的界定是开展民族志研究的起点,但是在虚拟世界中,社群和田野的范畴却不像在传统民族志研究中那样显而易见。传统民族志研究的社群概念强调群体的组织性,其结构及成员构成是相对稳定的,而虚拟社群的组织性相对松散,其成员进进出出易如反掌,并没有完全强制性的社群规范,因此虚拟田野里的社群没有明确的边界。但是抛开基于物理空间的组织性,在网络空间里,我们依然可以从网络用户的聚合关系上来定义社群,将在思想上、情感上存在同一归属感的网络用户群体视为一个社群,从他们之间的连接性上构建网络社群的意义。[4]除此之外,对社群特征的把握不宜仅停留在虚拟世界。海恩认为,虚拟民族志将社区概念去空间化,注重的是文化过程而不是物理空间。如果我们的研究仅以虚拟田野作为边界,就会丧失不同空间之间互动关系的潜在能量。[5]事实上,很多研究者在开展田野调查时都不局限于网络上的观察和互动,而是返回现实生活,或者通过各种方式联络到现实中的个人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访谈。例如,周永明在《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电报与清末时政》一书中就通过线上参与观察,跟踪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虚拟空间的反应,同时在线下又对网络政治参与案例中一些颇有趣味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人进行了访谈,给予网络政治参与的诸多面相和形式一个全景式的描绘。[6]这一选择并非偶然,正如利安德和麦基姆所说,网络中的社会关系不是与现实生活相异的、分离的,而是嵌入到日常生活的。[7]如果仅将虚拟田野作为资料的唯一来源,而不考察其所处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以及文化背景,那么虚拟民族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毕竟,虚拟田野是一个匿名化的空间,研究对象的真实身份很难验证,如果仅仅依赖线上参与观察所获取的有限资料,有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干扰,降低研究的参考价值。但如果能将研究拓展到线下,就既可以评估所呈现的虚拟社区的真实性,又可以验证研究对象的身份,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总体的社会现实,在线上线下的互动中动态地建构世界的完整图景。

二、虚拟空间的时空呈现与意义建构

虚拟民族志研究者在实践中遇到的另一个难题是如何完整呈現虚拟世界的时空。由于互联网的特性,活动的发生和信息的流动是持续不断的,没有一个研究者能24小时不间断地对网络空间进行参与式观察。每一次登录与退出都代表一次观察的开始与完成。因此,有的学者对传统民族志的参与式观察法做了变通,以间隔观察为主,同时特别关注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中网络用户的反应,选取虚拟空间中最有代表性的人和事作为研究的重点,[8]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平衡研究成本与田野资料的完整性和代表性。同时,虚拟民族志同样考验研究者对网络田野的意义建构能力。由于互联网高度的互联互通属性,不了解虚拟民族志的人可能存在这样一种误区,即互联网为民族志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研究者不必亲赴遥远的“异域”进行猎奇,只要打开电脑,连接网络,便可进入他们研究的虚拟田野。的确,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田野调查的物理空间限制,不论是国内国外还是乡村城市,只要接通网络,研究者就有可能以低廉、便捷的方式收集田野资料。但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同样对研究者的整理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是否要对资料进行清洗去除噪声,如何对田野资料进行编目整理,如何从庞杂的电子笔记中提炼出具有价值的研究发现,如何建构网络空间的社会意义等,都反映出虚拟田野调查的难度和复杂性。但虚拟民族志研究虽有其特异性,却也不乏与传统民族志研究的一脉相承。历史上,民族志的田野也曾经历从土著部落到城市和乡村社区的转变,但不论时空如何变化,最有价值的永远是研究者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基于社会现象之上的理性分析,这才是民族志研究能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图谱中长期占有一席之地的根本价值。

三、对伦理尺度的再审视

虚拟民族志研究引发争议的另一个焦点是研究的伦理尺度问题。与传统民族志研究不同,虚拟田野提供了一个可以完全隐匿的环境,研究者可以通过潜伏的方式开展调查。研究者与普通网络用户一样在网络空间里只是一个虚拟的ID,网络空间对身份的敏感度远不及现实生活。这意味着研究者的存在对网络用户来说是不可察觉的,甚至连是否在线都可以伪装。如果研究者不主动明确自己的身份,网络用户将很难猜测研究者的真实身份。因此,是否允许研究者利用这种潜伏的工作方式作为收集资料的手段,构成了虚拟民族志研究伦理问题的核心。有些研究者认为,通过潜伏的方式进行田野作业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潜伏不至于扰乱自然发生的行为,降低了因为研究者的在场而扭曲资料和行为的危险。[9]一些学者也的确在研究过程中长时间隐瞒自己研究者的身份,如沙普就曾在一个角色扮演游戏的虚拟社区中潜伏超过两年时间,他的大多数资料都是通过潜伏收集来的。[10]但正如加西亚、斯坦德利、贝克霍夫等所说,潜伏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民族志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强调与研究者的对话——研究是合作而不是掠夺。[11]因此,从伦理角度而言,开展虚拟民族志研究依然应当在适当的时候向被研究者公开自己研究者的身份,并在获得他们的许可后方可继续深入研究,这也是大多数研究者所作出的选择。其实,不论是在虚拟民族志还是传统民族志研究中,争取观察对象的认可,建立融洽的关系都是对社会科学研究者最基本的要求。针对虚拟田野的特点,研究者可以首先与虚拟社群的局内人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在大规模收集资料之前先对虚拟田野的权力结构和人际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张娜认为这种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通过局内人的引荐可以帮助与被访者建立信任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尽快掌握虚拟社群的互动模式,早日融入成为其中的一员。[12]

四、结语

互联网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传播范式,并重新定义了社会生活的存在方式,这种新型媒介形式引起了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关注,同时也在改变社会科学的研究进路。虚拟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有别于传统民族志,它超越了物理空间上的田野边界,成为真实世界的一种延伸。正是基于这种与现实的连接性,虚拟民族志研究不仅要立足于网络空间,还要重返现实生活,唯有如此才能构建有关研究对象的完整图景。然而知易行难,有了方法论的指导依然不能避免在应用中遇到新的问题,研究者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修正方法,虚拟民族志研究才有继续向深入发展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卜玉梅.虚拟民族志:田野、方法与伦理[J].社会学研究,2012(6):217-236+246.

[2] 海恩·C .虚拟民族志[M].伦敦:塞奇出版社,2000:65.

[3] 米勒·D,斯莱特·D .互联网:一项民族志研究[M].纽约:博格编辑部,2000:12-23.

[4] 周永明.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电报与清末时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9.

[5] 海恩·C .虚拟民族志[M].伦敦:塞奇出版社,2000:61.

[6] 任孟山.电报与互联网:传播技术与政治参与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EB/OL].博客中国,http://superrms. blogchina.com/3073945.html,2016-07-04.

[7] 利安德·K.M,麦基姆·K.K .追踪青少年在互联网上的“坐标”:一次对线上线下民族志的策略性调整[J].教育、传播与信息,2003,3(2):211-240.

[8] 周永明.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电报与清末时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7-26.

[9] 比尤利·A .媒介民族志:客观性和网络民族志的建立[J].社会认识论,2004,18(2-3):3-139.

[10] 沙普·F .将我们带到那里的词语:虚拟现实中的民族志[M].阿姆斯特丹:阿克桑学术出版社,2002:98-134.

[11] 加西亚·A.C,斯坦德利·A.I,贝克霍夫·J,等.对互联网和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传播的民族志研究[J].当代民族志,2009,38(1):52-84.

[12] 张娜.虚拟民族志方法在中国的实践与反思[J].中山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48-155.

作者简介:李想(1984—),女,河北石家庄人,博士研究生,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全球传播与国际关系。

猜你喜欢

社群伦理田野
田野作品选
捉迷藏的绿
社群新玩法:分层和快闪
秋天的田野
营销的最短路径
社群短命七宗罪
田野风光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