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2020-09-10张旭军
摘 要: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群体受到新媒体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了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大学生群体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部分高校在教育宣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此,本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必要性,然后分析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探讨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旨在探索高校推进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大学生;新时代思想;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039-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基于移动端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资源库建设成果,项目编号:201802031005
一、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大学生群体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符合新时期中国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正在调整社会结构、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1]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教育机构,在新时代历史背景下,必须顺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根据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探寻其规律,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将新时代思想与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培养出具有丰富理论知识,掌握一定专业技能,同时具有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的新时代大学生,促使他们坚定“四个自信”,在新时代背景下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
(二)有效强化主流意识形态
目前,随着世界形势不断朝多极化的方向深入发展,国际秩序变革的速度越来越显著,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世界多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显著,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对他们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能有效强化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促使他们巩固主流意识形态。
(三)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高端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处于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2]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将培育时代新人作为自身重要的职责,让高校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自觉肩负起国家建设的重任,不断通过学习促进自身成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因此,高校应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促使他们具有高强的本领和才干,并积极投身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工作,成为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分析
(一)宣传主体较为单一
当前,高校在向大学生群体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方面,执行的主体是本校的思政教师及各系的辅导员,人数较少,势单力薄,加上宣传只是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所以无法做到全方位深入的宣传教育。
(二)宣传阐释不够通俗
当前,部分高校在向学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教育时,还存在宣传阐释不够通俗的问题。在实际宣传教育工作中,部分高校只重视官方文件的展示,阐述解释的语言一般都是概念化的书面语,比较“高大上”,脱离了大学生群体的实际生活;而且,宣传的手段也多以“填鸭式”的灌输传达为主,没有根据大学生群体思想的动态开展通俗化、生活化的教育,导致新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效果不理想。[3]
(三)宣传载体较为滞后
除了上述两点以外,当前部分高校在对学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思想宣传教育时,宣传的载体也较为滞后。在实际宣讲中,大都是在思政教育课堂和主题班会课堂上,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模式,很少利用新媒体载体与学生互动,缺乏感染力,时效性也较弱。
三、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机制的有效策略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想构建有效的教育机制,必须汇集全校的力量,开展“三全育人”[4]工作,具体如下:
(一)全员育人,增强宣传主体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想更好地对大学生群体开展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教育,应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即学校的党委、团委、学工部门以及各系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与其他教职员工,都必须树立宣传教育意识,在自身的工作中融入新时代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扩展高校思政教育的队伍,发挥出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主导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二)全程育人,优化教育机制
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长期且经常性开展。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从学生进入校门到其毕业离校,都必须对他们开展思政教育。因此,高校还必须树立全程育人的思想,优化教育机制,通过精心安排,加强协同,将思政教育贯穿高校教育的始终。此外,还必须构建完善的考评机制,这样才能使高校的新时代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更加系统化、长效化。
(三)全方位育人,开拓教育渠道
当前,高校要想更好地对学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还应该树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在具体操作中,高校教师首先应立足于第一课堂,将其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巧妙借助微课等新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其次,不断创新第二课堂,积极利用学生社团,策划、组织大学生群体开展校外考察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本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切实将新时代思想教育融入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最后,相关高校还应积极发展第三课堂,利用当前丰富的网络新媒体开展新时代思想宣传教育,在实际操作中,相关高校可以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建设校园网客户端和其他新媒体平台,用通俗易懂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宣传教育方式,对学生开展新时代思想教育,促进大学生群体思想认知的提升。
四、结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證。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群体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在主流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对他们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十分必要。而要想更好地对学生开展教育宣传,还必须采用“三全育人”的方式,这样才能构建长效教育机制,促进高校大学生群体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蔡小葵.视觉文化视域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路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10):47-50.
[2] 刘於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及其实现机制构建——以“概论课”教学为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01):1-6.
[3] 冀巧英,何晓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路径研究——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为例[J].传媒论坛,2019,2(23):10-11.
[4] 崔娜,房雪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青年大学生思政教育全过程的实践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1(11):80-83.
作者简介:张旭军(1987—),男,山西吕梁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