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2020-09-10王彩霞

高考·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心得高中历史新课改

王彩霞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持续深入推进,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成为备受重视的教学课题。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简要探讨了三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即串联历史事件,渗透时空观念;革新教学形态,激活问题意识;创设教学情境,促进情感迁移。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心得

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从本质上看核心素养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其形成和发展必然要经历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其间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在新课改背景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已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导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也成为备受重视的教学课题。以下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思考与体会对此谈几点策略性意见,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启示。

一、串联历史事件,渗透时空观念

按照课标中给出的定义,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其中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是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时空观念的渗透依托于历史基本事件,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由点及面,由因到果,通过串联和梳理而形成有机的知识网络,使学生从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脉络到掌握其内涵和意义,最终能够“身临其境”于某个特定历史时空,在潜移默化中加深时空观念。例如在学习岳麓版高二“西学东渐”一课时,可以带领学生梳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形势演变,通过这种简单的回顾和梳理,就为系统深入地了解西学东渐的背景和目的做出较好的铺垫,同时也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较为具体的时空背景。这里只是针对课堂新授课举一个简单例子,实际上时空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与学生知识网络的建立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对此应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二、革新教学形态,激活问题意识

从本质上看核心素养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它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内生性学习感悟,无论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史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即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基本方面),其养成都是以此为核心的,因此,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显得至关重要。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能够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其思维积极性,同时优化课堂气氛。这一点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十分重要,如果不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就很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窠臼,学生能力自然也就得不到发展。一般说来,要激活学生问题意识,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莫过于结合所学内容的具体特点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讨论而解决,这样的过程也正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一般來说,岳麓版教材中每一课开头都有导引性的话,很多时候直接就是问题,学生需要学习了该课知识才能回答,例如《孔子与老子》一课,开头首先提出问题:他们各自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对后世产生影响?这些问题可以说对该课的学习有着提纲挈领和总结提炼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问题以及课后题目,结合课程特点为学生设置合理地学习任务(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才完成。而教师则只做好引导和点拨,并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并提高教学效率。

三、创设教学情境,促进情感迁移

情境教学法是历史课堂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即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创设恰当的情境,为学生的态度情感提供一种用以体验和感悟的具体背景。历史课程要想教好,常常需要使学生的心灵投入到历史上的某个特定情境中,与历史事件和任务发生共鸣,即所谓“时空情感迁移”,由于这个原因,恰当的教学情境十分有利于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同时创设情境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历史时间产生深刻体会和感悟,有助于其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的提升。而情境教学的背景作用往往很神奇,它能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控制和调整。这里所谓背景可以分为两种:真实背景与描述背景。真实背景是指学生活动的背景是未经教师特殊处理的原始的自然场景或社会场景.真实背景对学生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多层次立体的,在这种背景下活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会非常丰富,比如历史事件的真实视频记录,或者图片、声音也都可以再一定程度上达到效果。描述背景是指学生的活动背景是教师通过描述性语言专门创设的,它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只要操作得当,学生当然也会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历史课堂中,通过创设情境而不断变换背景,有助于学生情感迁移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学好历史课程。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即串联历史事件,渗透时空观念;革新教学形态,激活问题意识;创设教学情境,促进情感迁移。事实上,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当然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题,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总结,本文抛砖引玉,尚望同仁指教。

参考文献

[1]刘军.基于建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探讨[J].珠江教育论坛,2017(2):52-53.

[2]徐远英.浅议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J].新课程(下),2017(4):40-40.

[3]吴慧莹.以“导赏”促进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J].中学历史教学,2017(12):39-41.

猜你喜欢

教学心得高中历史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点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