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护理对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的效果分析
2020-09-10杨蒙蒙
杨蒙蒙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综合心理护理对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本院进行治疗的强迫症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39例患者。对照组(A 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手段进行治疗,实验组(B组)患者采用综合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研究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价值。结果:实验组(B组)其护理后患者的强迫症严重程度计量表明显低于对照组(A组),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B组)其护理后患者的焦虑程度计量表明显低于对照组(A组),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体来看使用综合心理护理方法治疗强迫症患者的疗效显著,并且有减轻患者病情,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积极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建议在其他医疗单位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心理护理;强迫症;常规护理;强迫症严重程度;焦虑程度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1
强迫症作为目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神经性疾病,其病症往往出现强迫性的行为与强迫性的思维,患者会存在违背自身意愿的行为或者违背自身意愿的想法,这种行为会对患者自身的日常工作与日常生活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1]
1 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本院进行治疗的 强迫症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39例患者。A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名,女性患者20名;年龄范围为22岁到62岁,平均年龄范围为(43.21±1.48)岁;病程时间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38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21.56±1.25)月。B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名,女性患者19名;年龄范围为23岁到60岁,平均年龄范围为(42.16±1.23)岁;病程时间最短为5个月,最长为39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22.37±1.28)月。将以上患者的年龄、性别、情况类型分别按照统计学软件进行差异分析,得出P大于0.05,△P>0.05,因此即差异不对本次研究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统计学对比具有意义。
1.2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强迫症诊断标准。患者未接受其它治疗;患者不存在认知障碍;患者基本资料同意使用;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同意且了解本次研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情况下进行研究分析。
1.3排除病例
排除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存在神经功能损害及患有其他系统疾病影响神经功能评估的患者。
1.4统计学软件
统计学原件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将有关数据进行输入,从而使用x2检验,使用P作为差异意义数据。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实验方法
实验组采取综合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首先在患者住院后,相应的住院区护理人员应当保持热情耐心的态度,对住院楼层的基础设施进行讲解,帮助患者了解相关设施的分布,从而帮助患者减少处于陌生环境的慌恐状态与紧张状态,之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规章知识的讲解,帮助患者了解医院住院的相应环节,积极了解患者自身所面临的困难,尽可能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在进行护理时按照科学符合规定的方式进行护理。对于其中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耐心积极的解答,从而保证医患关系的和谐。[2]
另外,组织相应的知识讲座,进行强迫症相关知识的科普工作,对于文化层面不同的患者,科普知识的方法与细节程度不同,帮助不同的患者进行强迫症相关知识的理解。讲解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包含口头沟通交流,印发宣传单,播放讲解视频,举办讨论茶话会等多种方式。科普的目的包含帮助患者了解强迫症的发病原因,理解具体发病症状,了解治疗方法与医院的护理措施,从而帮助患者能够对强迫症有一定基础认知,纠正患者往常对于强迫症的错误想法,帮助患者养成正确的思维观念。
最后开展多样化的兴趣活动,例如根据患者自身爱好,开展下棋、户外运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得患者能够保证自身心态的平和与放松。[3]
2 结果
2.1耶鲁布朗强迫症状严重程度量表数据(Y-BOCS)
对照组(A组)护理前(Y-BOCS)评分为(28.16±2.16)分,实验组(B组)护理前(Y-BOCS)评分为(28.39±2.22)分,两者之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A组)护理后(Y-BOCS)评分为(21.46±1.39)分,实验组(B组)护理后(Y-BOCS)评分为(15.18±1.36)分,两者之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对照组(A组)护理前(HAMA)评分为(17.18±1.23)分,实验组(B组)护理前(HAMA)评分为(17.56±1.53)分,两者之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A组)护理后(HAMA)评分为(12.78±0.45)分,实验组(B组)护理后(HAMA)评分为(8.39±0.35)分,两者之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医学研究中,目前并未对 强迫症发病原因与具体机制得出结论,但是在临床研究中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所处环境、个人情况、内分泌水平等均与病情带有一定关联。同时由于其作为心理疾病的范畴,在进行护理工作是应当将心理护理工作作为重点,因此本文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本院进行治疗的强迫症患者共78例,探讨使用综合心理护理对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的效果分析。
总体来看使用綜合心理护理方法治疗强迫症患者的疗效显著,并且有减轻患者病情,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积极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建议在其他医疗单位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摆婷, 李悦, 陈霞. 综合心理护理对改善强迫症症状的临床研究[J]. 医学信息, 2016, 029(009):213-214.
[2]蔡青青, 李磊. 综合心理护理对改善强迫症症状的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6(34):146.
[3]高羽, 糜盘英, 俞玮. 综合心理护理改善强迫症患者精神状态的效果分析[J]. 常州实用医学, 2019, 035(002):P.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