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2020-09-10陈佳慧

教学博览 2020年30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陈佳慧

摘要:统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统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就增加了文言文这一个全新的文体,对小学生展开文言文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去接触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文言文的教学予以充分的关注和重视。接下来笔者将围绕教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开展展开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阅读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前言:

文言文具有十分浓厚的韵味和内涵,是我国古典文化当中的精粹,同时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的重视文言文的教学,利用文言文教学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小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学生健康且全面地发展。

一、课前预习,让学生初步去感知文言文

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利用课前预习能够使学生对所要教授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知,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开始接触文言文,他们还处于一个较为懵懂的阶段,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一起进行预习,共同去感知文言文。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预习的学案,利用学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学案的内容可以包括:1)通过阅读对文言文当中的字音和字形有一个基本的把握。2)对维稳展开细致的阅读,借助各种工具书正确的去翻译文言文当中的词义和句义,对文言文的大致内容有一个基础的理解。

例如,统编版第一篇文言文是三年级下册的《司马光》,在进行这篇文言文的教学之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当要告诉学生这篇文章是接下来要接触的一个全新的文体。接下来,再为学生去布置课前的预习作业:1)通过翻阅工具书或者是请教家长等等多种方式,尝试着去翻译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查找有关于司马光的相关资料,加深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3)反复的去诵读文言文,将自己不清楚、读不懂的地方标注下来,并在课堂上向教师请教。这样的预习模式,能够为接下来的高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比较弱,通常上课铃打响之后思绪还游离在外,如果在这个时候就直接对学生展开新课内容的教授,那么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地认识到课堂导入的作用,利用有趣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接下来所要教授的内容充满了探究的欲望和探究的动力。比如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故事进行导入,也可以利用音乐进行导入,还可以利用谜语、图片等多样化方式进行导入。

例如,在进行统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导入的环节根据文本的内容为学生设计有趣的问题,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说,教师首先可以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引导学生说出答案之后,教师在为学生抛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月亮是在早晨离我们近,还是在中午离我们近呢?”利用这样有趣的问题导入,能够迅速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主动的进入到接下来的文言文的学习当中。

三、小组合作让学生读懂文言文

对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小学生而言,首先应当让学生读懂文言文。在传统的文言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是由教师对学生展开反复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十分的枯燥、乏味,另一方面还会降低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的效率和教学的质量也十分的低下。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没有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自身的思维难以被激活。所以在今后的文言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去读懂文言文,感知文言文。

例如,教师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展开文言文的教学。比如说,在进行统编本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班级当中的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的学生为3~5人,要求小组内的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读注释等多样化的方式尝试着去读懂文本。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对于文本的内容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接下来教师再根据每一组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的诵读

让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去深刻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于我国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感。所以说小学统编版语文教材当中所收录的文言文大多短小精悍,但是格调却十分的高雅。在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时不能只是让学生读懂文言文,此外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的诵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当中去感受到文言文的节奏之美、音律之美、韵味之美。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以下的几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朗读:1)范读。教师首先对文言文进行声情并茂且抑扬顿挫的范读,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当中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帮助学生正确的去认知文章当中字词的读音。2)领读。领读是指教师阅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这样的诵读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去掌握文言文的整体节奏和语调,让学生更好的去把握文章当中的重读部分、轻读部分等等。3)自由阅读。自由阅读指的是在范读和领读过后,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文言文的阅读,要求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学习必须带有感情、带有节奏。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展开科学的文言文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去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感,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的重视文言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昌菊.小學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讨[J].南北桥,2020,(5):100.

[2]钟慧玲.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考[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7):637.

浙江省义乌市春华小学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