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写行研” 扩宽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2020-09-10李青燕
李青燕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好处不言而喻。读书不仅陶冶情操、开阔眼界,还能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重塑教师阅读力,扩宽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我校今年以“读写行研”作为校本培训的主题,让教师在读书的过程中蓄势,使素养得以提升;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将感悟融入到文字中,个人精彩得以展示;在实际教学的活动中,教师教学素养得以锻炼;在研究方面,做出深度,做出成果。
一、读出素养
不读书的老师,他的课堂必定是无力的,没有沉淀感的,一味照本宣科,显然不够。很多名师,比如特接王崧舟老师,工作的前五年就是靠阅读积累、沉淀,而后在比赛中一鸣惊人。关于读书习惯,中国年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是这样说的:“读书习惯影响了我一生。书读多了,总有东西要写。”同样,作为教师,要想尽快成为有影响的优秀教师、必须读书,并将读书作为教师个人的一种习惯。
(一)积极购买书籍
学校每学年为教师购买若干本书籍,如《给教师的建议》《教学勇气》《神奇的心学》《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等,还进一步加强图书室、阅览室建设,保证有足量图书供教师阅读。除学校推荐书目之外,学校还建议教师自选书籍阅读,鼓励教师购买精深的学科专业书籍、广博的文化科学书籍,以及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书籍。并坚持必读与选读相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专业阅读与大众阅读相结合的原则,以此保证阅读数量、质量。
(二)成立万象书社
为更好地激发读书兴趣,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学校组织了书社——万象书社,书社的成立极大地激发了教师读书兴趣。在读规定书籍的基础上,书社成员还自行购买了教育理论部分书籍,写好读书笔记,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需要,写出相应的读书感想。
二、写出精彩
(一)建立读写制度
学校按相应的规章,建立了读写制度。意在倡导教师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做好读书笔记,摘录学习内容,撰写读后感。并倡議教师积极参与课题、论文、案例撰写,以及教学案例的设计。保证每位青年读书组教师每学年有一项课题立项或是一篇文章发表。还建立读书活动信息交流制度,以开辟读书专栏、开展在线研讨等活动。并敦促教师每学年上交写作成果,发表在校刊,或是投到报刊杂志。
(二)搭建交流平台
广大教师并不是不喜欢读书,而是无法见缝插针的寻找属于自己的阅读时间,没有动力和持久的毅力才是问题所在。因此,除了开展一些读书比赛活动,学校多次开展教师读书沙龙主题活动,活动过程中,教师们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广泛交流、互通有无,不断汲取书中的营养,反响强烈。以读《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为例,有教师说:“我第一次发现到课堂的热闹与否,并不是检验一节高效课堂的标准,走进学生内心的课堂才是真的好课。”其他教师也深有体会。
三、行之有效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科室发出倡议,提出“改变,从阅读开始”的口号,学校倡议所有老师每天拿出一点时间来阅读,如鲁迅所说:“时间是海绵里的谁,挤一挤总会有。”逐步引导教师亲近阅读,在阅读中吸收新的理念,并运用到实际中去。
每个学期,各科教研组长都会安排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活动。教师会为了上好每一节课,精心研究教材教法,制作精美课件;在进行公开教学时,更是花大力气反复修改教案,反复试教,并不断听取其他老师的改进意见,并再次进行磨课,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每周利用一下午的时间,学科内全员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碰撞出思维火花。对于在评课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新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新教师很快适应学校的常规教学工作,而中年教师则在交流的过程中,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教师通过参加系列活动,既丰富了对教育这项特殊工作的情怀,又提升了学科教学实践能力,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以读书所得,在各教研组的实际公开课交流活动之际,展开头脑风暴式的探讨,反思教学,以实践促真知,全面扩宽教师的专业生长路径。
四、研出成果
阅读可以明理、可以立志,还能能助推教师在专业道路上走得更远。广大教师在“读写行研”中,收获喜人。一年来,我校教师主持省市区课题在20余项立项,20余项结题,40余篇论文在省市区杂志或是教育主管单位获奖,而这丰硕的成果和阅读、写作是密不可分的。
读书若水,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愿书香可以融入教师的生活,融入教师的工作,融入教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徐俊.坚守与回归 追求生命属性的语文课[M].济南出版社,2019.
[2] 美国 唐娜琳.米勒.书语者 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潜能[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6.
[3] 美国 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