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学生课堂练习效果

2020-09-10刘中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高效教学小学数学

刘中

摘要:在实际数学学习过程中,任何一个学生要想促使自身综合能力达到理想水平,都需要在努力汲取基础知识之余参与大量实践练习活动,而课堂练习显然是他们必经的重要一环。由此,平时教学过程中,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需要加强对课堂练习环节的重视,着重就此探索总结多元科学指导策略,从而切实改善学生主观态度的同时为他们创设更优条件,促进学生高效练习,益于他们最终迅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284

在一直以来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广大任课教师几乎都认识到了练习环节的重要性,并在相关工作中投入了较大精力,但所得成果却并不都尽如人意,即很多时候无法促使学生获得高效锻炼,甚至还可能造成教学资源浪费。面对上述情况,各小学数学教师当前急需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加强自我反思工作,从而慢慢发现自己指导课堂练习时所表现出的种种缺点与不足,以进行针对性研究探索活动,另外在此过程中还需积极听取所教学生意见,主动与其他数学教师进行讨论交流,最终总结出众多有益方法与措施,并将它们科学应用于实际。这样,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持续优化课堂练习环境,而且可以不时给予学生有益点拨和指引,所以他们自然可以更加高效地投入到实际数学课堂练习活动中,优化课堂练习效果,显著增强数学综合能力,实现预期学习目标。

一、引入多元形式,激发学生课堂练习参与兴趣

在一直以来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们组织课堂练习活动时所遵循的模式都比较单一机械,所以很多情况下都难以聚焦学生兴趣与热情,无法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其中,那么自然也无助于最终高效教学目标顺利达成。鉴于此,实际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具体进行到课堂练习环节,各任课教师就有必要创新引入多元形式,打破课堂练习枯燥性与乏味性,激发学生课堂练习参与兴趣,有助于他们优质完成课堂练习任务,顺利巩固所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显著增强数学综合能力。

例如,平时课堂上带领学生们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在顺利完成前期知识讲解指导任务之后,我就组织学生们参与了一定针对性课堂练习活动,而且为了最大程度挖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入了多元形式,最终目的自然是获取预期成效。具体而言,我首先组织学生们进行了小组合作竞赛练习活动,即根据实际学情而将学生们划分到不同小组,同时为学生们提供诸如“3个28相加所得和与28的3倍数字是否相等?”“小李买了一包饼干,重量为800克,请问5包这样的饼干重量是多少?”等习题,要求各小组学生基于讨论交流而在规定时间里完成解答任务,最终哪个小组答对题目最多就获得优胜,组内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我提供的一份物质奖励。此外,我还适当引入了趣味游戏等形式以助力学生课堂练习。这样,借助多元练习形式,我即顺利激发出了几乎所有学生参与课堂练习活动的兴趣,为他们顺利达成既定课堂练习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尊重学生差异,提供恰当难度课堂练习题目

通常而言,小学各班级学生数学思维、学习态度等各方面都有所差异,而这就导致他们每次学习新课知识时难以获得相同效果,最终使他们的综合数学能力展现层次性特点。在此情况下,如果还一味单纯坚持统一教学思想,则任何一个教师都难以顺利达到最终教学目的。由此,实际小学数学课堂上,组织学生们参与课堂练习活动时,教师们就有必要基于对所教学生的了解而加强对学生差异的尊重,提供恰当难度的课堂练习题目,尽力为每个学生创设适用练习机会,促进他们数学能力迅速发展。

例如,平时基于《长方形和正方形》部分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我首先尽力借助多元有效措施完成了基础性的知识教授任务,使学生们取得了一定学习成绩,接着,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以及进一步提升相关能力,我又组织学生们参与了相应的课堂练习活动,且在此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差异。具体组织课堂练习活动的时候,我首先借助简单测试将学生们划分到了不同的能力层次,接着,针对能力稍差学生提供了诸如“正方形是不是特殊的长方形?”“将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长方形之后,两个长方形周长之和与原来正方形周长相比结果如何?”等难度较低的习题,同时针对能力较优的学生提供了诸如“用一根绳子围成一个长26厘米,同时宽为16厘米的长方形,剩余2厘米绳子,假如用这根绳子围成一个长20厘米的正方形,那么所剩绳子为多少厘米?”等难度较大的习题,要求班级每个学生尽力解答。这样,班里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恰当针对性锻炼,所以最终不仅顺利达到了当下预期学习效果,还为他们之后持续学习提升数学综合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科学设定时间,促进学生高效進行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能否将此环节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任课教师如何科学设定课堂练习时间,即有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有效参与课堂练习机会。鉴于此,实际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具体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练习活动的时候,各任课教师就有必要科学设定练习时间,促进学生高效进行课堂练习,顺利完成既定学习任务,有效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例如,平时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升和毫升》部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既定课堂教学任务,实现预期学生培养目标,我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之后着重组织学生们参与了针对性课堂练习活动,且为优化学生练习效果而科学设定了练习时间。具体而言,我首先综合分析了整个课堂教学计划,了解了当前教学进程,同时还较为全面地获知了学生当前学习能力与水平,最后综合考虑所有信息而为学生们设定了一个恰当练习时间,尽力避免时间过长而导致学生出现懒散情绪,同时避免时间过短而使学生无法得到充分锻炼。这样,班里几乎每个学生都拥有了高效锻炼数学学科能力的机会,最终慢慢达到了预期目标,为他们自己今后顺利促使自身数学综合能力达到理想水平增添了极大助益。

总之,在当前生本理念为主导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鉴于课堂练习环节的重要性,每个教师都需要为做好相关教学指导工作而持续不断地进行大量科学研究活动,以为学生们创设良好实践锻炼环境,便于学生得到切实有效的锻炼,迅速增强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婧.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与实施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傅佳俊.优化“课堂作业”,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07):102-105.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天场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高效教学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优化课堂练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
初探初中英语“两极分化”形成原因与解决策略
科学施教,让初中音乐教学显实效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于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