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时期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学策略

2020-09-10曹艳丽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运动

曹艳丽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日常教学的真情实况,从“多媒体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验化教学,增强学生认知体验”“评价式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四个基本点出发,对如何开展新时期的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究,进而希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字:高中物理;多媒体;生活化;实验化;评价式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逐渐开始重视多元化教学的开展,从而能够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最终有效促进学生们物理成绩的提高。在以往的高中物理课堂上,学习氛围枯燥无味,再加上高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程度和抽象性等,因此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另外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也很难充分发挥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但随着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一来有效改善了课堂学习氛围,能够确保学生在高效的状态下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的物理知识;二来则是科学合理地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促使学生不断接触高中物理知识的核心本质,同时对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能够加以充分应用,可以说是全面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稳定提高。

一、多媒体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逐渐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得以广泛应用,从而有效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高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物理现象或概念以更加直观具体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從而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便于教师在网上搜集更多的教学资源,向学生普及更多与物理学科相关的课外知识,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视野,可谓是一举多得。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的运动学相关知识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运动的状态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能够有着更加直观具体的深刻印象。质点是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过程中第一个接触的物理模型,这个模型概念虽然简单,但是也具备一定的抽象难度,因此教师在描述质点概念及其运动的过程中就又需要明确其所对应的参考系,并且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定量的描述质点运动就又要建立坐标系,而这一些仅靠学生的想象是很难完全复原的,这时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来展示这些描述物体运动的基础知识,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以生活为基础展开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对高中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过去的高中物理课堂上,很多教师习惯性的将物理知识“神秘化”,导致教学与生活脱离开来,进而也就大大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要知道很多的物理知识都是由生活现象而总结提炼出来的,教师要能够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生活的实例,让学生对知识有亲近感,从而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这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既可以加强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知识有着更深的理解,便于学生日后对知识的运用。首先学生可以观看铁片和羽毛两个不同的物体从相同高度落下的视频,这时会发现铁片下落的速度要快于羽毛,而对于这种现象学生们普遍认为是因为“铁片比羽毛重”的原因,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去学习自由落体知识。然后教师可以再次带领学生观察真空中两者下落的演示实验,进而有效得出空气阻力影响了物体下落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三、实验化教学,增强学生认知体验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知识教学的根本,教师务必要重视实验教学,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认知体验。“物理”拆开来讲就是“物质的原理”,因此学生仅靠简单的学会原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实验等方式来自己感悟原理是如何形成的,从而有效把握物理学科的核心本质。此外,实验化教学也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不仅要有着极强的理论知识储备,更要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为自身更好的成长铺垫好前提条件。

例如,任课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研究平抛运动”的验证实验时,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而每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的改进策略,最终确定哪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得出物体的运动轨迹。首先各小组可以观察传统的平抛运动演示实验,并在组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分析,然后根据自己小组所选定的改进方向进行多次的研究测量,最终得出准确的实验数据。这样一来,不仅有效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还有效考察了学生对所学直线运动规律的掌握程度,从而合理运用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以及“等效代换”的思想方法,充分掌握平抛运动实验的核心原理。

四、评价式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评价是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能够让每一位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从而更好的展开个性化学习。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也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进而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评价的过程中也要由个“度”,过高容易促使学生产生骄傲心理,过低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动力,所以适当的评价才能够真正促进高效课堂的开展。

例如,任课教师在每一次小结考试完成后就可以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成绩以及日常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为每一位学生规划接下来的学习方向和进度。再如,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层次感,既要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深入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还要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作业来供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同时也可以有效锻炼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而这样一来也可以充分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后的积极心理,最终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背景下开展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学是物理课程创新改革的重要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进而合理带动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另外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对学生的考察方向也由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变得更加的全面化,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还要会用,而这也是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推广开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朱玉荣.探究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00(009):9-9.

[2]李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青年时代,2016(5):247-247.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物理运动
留言板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不正经运动范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