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渗透灾害生命伦理教育

2020-09-10张勇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1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教材

张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教育的发展需要,高中生物教师要将素质教育作为教学的基本准则。灾害生命伦理教育是传统教学中经常被忽视的部分,广大高中生物教師要深刻认识到灾害生命伦理教育的重要性,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加强灾害生命伦理教育与高中生物化学的相融。在本文中简要介绍了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渗透灾害生命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灾害生命伦理教育;高中生物学;教材

引言

灾害,一类指自然灾害,是直接威胁到地球生命安全并造成人类社会生命财产巨大损失的自然现象;另一类指流行病,其传播可引发连环性社会灾难的各种突发性人畜流行性疾病。灾害生命伦理是指在面对灾害时,为克服存在困境和重构生境而构建的生命伦理,即所表现出来的关于生命与生存相关的所有的生命伦理关系或问题等的总和。自二十世纪以来灾害频发,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冰岛火山喷发、非典。这些灾害的发生无一不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目前国际、国内将灾害生命伦理教育与高中生物学课程结合的研究不多。本文论述了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渗透灾害生命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列举了涉及的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提出了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渗透灾害生命伦理教育的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探索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渗透灾害生命伦理教育提供思路和参考。

1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渗透灾害生命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16岁左右的个体主要处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习俗水平,正在向后习俗水平发展,即从遵循个人的期望和社会的要求为取向转变为以正确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做出自己的解释,并已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命令。道德概念可以通过教育获得;道德发展是在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的情况下,学生将掌握的道德概念,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的过程。因此,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学习灾害生命伦理知识、培养灾害生命伦理观念对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从生命观念、社会责任两方面要求学生基于生命观念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和知识等。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与灾害生命伦理教育的要求不谋而合。将灾害生命伦理教育融入高中生物学课程中,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灾害生命伦理观念,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满足学生个人的生活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在空间维度构建渗透灾害生命伦理教育的高中生物学课程主要关注于灾害爆发区域与非灾害爆发区域之间的伦理关系。由于全球化的影响,灾害的发生和影响会在多个地区发生,会显示出相互关联的关系[5]。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面对全球性问题时,任何国家或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在灾害面前更应该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因为“全世界灾害能否控制得住,不是取决于灾害控制得最好的国家,而是取决于灾害控制得最差的国家”。

2高中生物学课程开展灾害生命伦理教育的策略

2.1完善课程标准对于灾害生命伦理教育的目标

课程标准指导着课程教学、教材编写和考试评价,具有统领教学的作用。但是目前的课程标准中并没有提出明确、系统的要求,无法在编写渗透灾害生命伦理教育的教材编写、教学设计和考试评价等方面提供依据。只有在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当中完善灾害生命伦理观念相关内容,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形成相应的灾害生命伦理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

2.2增加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灾害生命伦理的内容

目前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灾害生命伦理内容,数量缺乏且内容分散。因此可以在生物教科书中加入相应的灾害生命伦理知识和一些相关的社会性议题和历史等。学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应的校本课程。如在地震灾区就可以开设关于地震的灾害生命伦理教育的校本课程。另外,也可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添加灾害生命伦理的道德两难问题,引发道德冲突,经过思辨,学生的道德得到不断的发展,逐步树立起灾害生命伦理观念。

2.3丰富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教学方法

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的授课方式还是以讲授法为主,将生物知识灌输给学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让学生解决真实情景的灾害生命伦理问题。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高中生物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课堂中创设一个情境,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置于该角色和情景中。而这个情境教师可以引入当下的社会性议题和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参观法。可以组织学生到医院或者是灾害发生地区参观,让学生与曾经经历灾害的人们交流接触,也可以邀请参与过救灾的官兵或医生到学校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灾害生命伦理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灾害生命伦理观念,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学生认识到灾害知识的重要性,担负起对灾害知识宣传的社会责任,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剑锋.基于生命观念的高中生物概念深度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0(10):29-30.

[2]李波,马庆岩,张晓雪.高中生物教学中结构与功能生命观形成分析[J].高师理科学刊,2019,39(08):103-106.

[3]郑文杰.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个体层次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和稳态[J].教育现代化,2017,4(17):234-236.

重庆市黔江中学校 重庆市 409000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学教材
教材精读
我多想……
两岸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对比研究——兼谈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高中生物学中不可逆性问题分析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数学知识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
揭示错误本质提升资源价值
愉快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探析
高中生物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