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思·达”教学法在高考地理解题中的应用

2020-09-10张朝飞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1期
关键词:应用

张朝飞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读·思·达教学法在高考地理解题中的应用,依据地理高考命题特点,科学制定高考解题的原则步骤,从而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

关键词:读·思·达 高考地理解题 应用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倡导的“读思达”教学方法,从阅读、思考、表达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素养,培养学生在高考地理解题中的应用,从而提升学生获取信息能力、解读信息能力、表达信息能力。结合本学年教学实践聊聊读思达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究。

一、“读·思·达”中的读在高考地理解题中的应用

高考地理解题中,“读·思·达”中的读主要应从阅读图像、阅读文字、阅读表格数据入手,去引导学生如何获取有效信息,便于解题。

1. 阅读图像,获取信息

地理学科的特性,图文并茂。图像中各个要素,如地理事物分布状况、符号、注记、图例、比例尺、经纬度等,无不传递着丰富的信息。稍有不慎,就会掉进坑里。能够正确的解读图例,是获取有效信息(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的重要途径。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通过读图获取季节性河流、时令河信息,其传递的地理信息有:

(1)气候:高温、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2)水文:

①河流流补给类型雨水、融雪为主;

②河流将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

③内流河、内流湖为主,咸水湖;

(3)地貌:风力地貌未住

(4)生物:荒漠为主,戈壁、沙漠时有出现;

(5)土壤: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6)人类活动:牧业、节水农业、绿洲农业为主;

2. 阅读文字,获取信息

新高考提出增加阅读量。文字,是传递信息的最常见的方式,但是,汉字的含义太丰富,限定词、修饰词的变换、主谓宾位置的颠倒都可能会形成文字“陷阱”,容易掉进去。

贝殼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l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信息解读:材料中不同贝壳堤标示海岸线位置变化,但在设问中,突然是“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类似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设问方式是高考题常用的“文字陷阱”。

3. 阅读表格数据,获取信息

表格统计数据广泛应用在高考考题中。表格中数字以及数字的属性、类别、单位等所承载的显性与隐性信息,要挖掘到位。

二、“读·思·达”教学法中思在高考地理解题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作为课堂教学改革践行学科素养的核心。解题思路关键在于思考,用地理综合思维理念,因地制宜,结合情景,深入分析。如下面题目: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思考的思路:为什么要及时加工,原料不便保存(为什么),极易腐烂变质(为什么),带气候环境下,从而不难得出答案:在热带气候条件,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思,通常说就是建模板。

三、“读·思·达”教学法中达在高考地理解题中的应用

达,就是表达,就是整答案,答案要序号化、要点化、规范化、层次化(先主要后次要,先自然后人文)。答案内容要体现地理专业术语、注意从图中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有效的文字资料和图表信息、观点+材料(论点+论据),前因后果,有理有据。

获取和解读信息是做地理题的关键与前提,当做题卡壳的时候,一定要坚信:向图例信息要答案、向比例尺信息要答案、向题干材料信息要答案、向设问材料信息要答案、向表格数据信息要答案、向坐标系数据信息要答案。

践行核心素养,关注一核四翼,聚焦高考命题原则,践行“读·思·达”教学法,遵循解题规律,有的放矢,注重输入、加工、输出三个环节,结合地理学科的特性,结合地理专业术语,结合地理答题的规范性,高考地理得分率将不断提升。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改革创新,改变教学观念,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 福建师范大学

[2] 历届高考试题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 福建省莆田市 351200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