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0-09-10黄勤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阅读教学问题

黄勤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一直在不断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和优化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忌模式化、表面化,要从学生的切实需求出发去制定教学策略,努力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佳发挥。本文着重就如何围绕小学生的切实需求制定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做详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生为本;阅读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182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比较传统应试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而言,更应该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来,坚持一切以学生的实际学情和真正需求为主,积极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以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迎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功。

一、注重思维的启迪和发散

一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是学生的思维有没有被打开,学生有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只贪图表面的热闹无疑会走入追求形式化的歧途中,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改革的关键点,注重学生思维的启迪和发散。问题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一把好钥匙。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的内容和形式,还要把握好问题抛出的时间和方法,只有在对的时间提出合理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才能被唤醒,变得越来越活跃。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我就通过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十分强烈,都希望能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并获得教师的关注和表扬。于是,上课伊始,我首先抛出比较简单的问题来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我让学生看题目并思考:“题目中的“将”指的是谁?“相”又指的是谁?“和”字说明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只要是提前预习的学生都回答得上来,因此,学生表现得都很积极。有了这一问题做基础,学生对课文故事大概进行概括就容易多了。之后,我又陆续抛出问题,如“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斗智斗勇的?”“廉颇和蔺相如不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廉颇评价蔺相如的语言准确吗?”等等,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逐层深入地探究了课文,思维也变得越来越发散了。

二、制定合理的阅读目标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能力。然而,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每个年级的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积累都各不相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制定阅读目标时,也要根据各个年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不仅如此,即使同班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积累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制定阅读目标时,教师一定要注重目标的合理性和层级性,从低到高、层层递进,让小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基础上拾阶而上,逐渐达到阅读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时,我就制定了层次分明的阅读目标。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小学生在读这篇课文时很容易读出涨潮景观的奇特、雄伟、壮观,却容易忽略作者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的浓烈情感。对此,我制定了具有层次性的阅读目标。首先,学生要能够从字词入手,分析和总结涨潮的特点。其次,学生要能够透过字词句表面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情,感悟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最后,学生要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去表现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此一来,学生在逐层完成阅读目标的同时,阅读理解能力就会明显提高了。

三、注重课堂时间的“留白”

由于受应试思想的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害怕学生学不会,学的少,在课堂上矜矜业业,尽可能地多讲,把每节课都安排的满满当当。其实,这样的教学并不好。教师的精讲多讲让学生失去了表现的机会,课堂的满满当当又导致学生没有表演的舞台,学生的自主性难以得到体现,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是难上加难。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放手,要仔细地体会课堂“留白”的好处,适当地预留课堂空隙,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发挥出来。

例如,在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我就注重在课堂上“留白”,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深刻理解“落花生”背后的深刻含义。课上,我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根据课文中“父亲对落花生的评价语言”总结花生有哪些好的品质,并与生活中的人相联系,从自己的周围找一找,看看哪种人具备花生代表的品质。之后,我让各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再进行互相补充和评价,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四、注重课堂引导和点拨

小学语文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秉承着客观、公正地态度去看待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有效引导,既不能忽视学生主体性的突出表现,也不能彻底抛弃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毕竟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思维能力有限,要想让学生能够透过文字表层深入到课文内涵中,尚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课堂把控能力,要在关键时刻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和点拨,以促使学生能够突破阅读瓶颈,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作者更深层次的情感,我就在课堂上给予学生适当地点拨和引导。在阅读这篇课文时,许多学生往往只看见“闰土”的可爱、机敏,以及农村生活的多姿多彩,而忽略了“我”的形象的分析以及思想情感的变化。然而,正是闰土与“我”之间形成的鲜明对比,才突出了鲁迅先生写作的含义和背后蕴含的思想感情。对此,在课堂上,我就通过语句训练,让学生用“当闰土...时候,我只看见...,不知道...”句型,根据对文中对“闰土”生活的描写来写出“我”的生活。这样一来,我的生活之闭塞、枯燥、乏味跃然纸上,学生也更能理解“我”對农村生活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这样,我通过及时点拨和引导学生,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越来越深入,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既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也要注重当前学生的实际学情,以此为基础制定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逐步提高,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宏云.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现代阅读,2013(04).

[2]余秀宇.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活跃氛围的营造[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3(09).

作者单位:盘州市英武镇马场小学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阅读教学问题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