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课堂的德育渗透

2020-09-10张剑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1期
关键词:生物学德育课堂

张剑

一段时间以来,自然科学与育人被人为地在教学中剥离开来,这导致了社会道德水准的整体滑坡。曾经一度,教育成了有科学而无“灵魂”的教育。其实,自然科学本身也是有灵魂的。从科学的发展史到科学家本身的道德示范,生物学包容了非常丰厚的人文价值。比如:自然万物的千姿百态给人美的享受;进化论思想蕴涵着哲学的道理;生态学对生命与自然的定位体现了环保意识。更有众多科学家为科学的孜孜不倦、不懈探索和奋不顾身张显出伟大的人格魅力。这些都说明,生物科学中不仅有人类智慧的结晶,更包含了思想道德的深厚积淀。因此生物课应该成为育人的有效场所。同时,生物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这也指示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进行德育教育。

新课标中规定德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感教育、环保意识教育、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关注和参与社会教育、良好习惯的教育和生活态度教育。我认为还应包括:是非观教育、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审美情趣教育、法律意识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合作意识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等多方面。这些德育教育的内容都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

中学生物教材中蕴涵许多德育功能的内容,这些内容除个别部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外,绝大部分德育功能都引含在生物学知识中,是以生物学知识为载体的。因此,再生物学教学中,教师除了应用好显性的材料外,更要充分挖掘出隐性材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传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自觉、自然的进行德育教育。

下面是我在生物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具体案例。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动物的社会行为》一节时,选择了《斑羚飞渡》的故事作为例子,说明群体组织中的等级、“首领”的作用、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式和社会行为的意义。事例讲完后,我发现学生门不仅了解了知识,还为这件真事而震撼。我就借此情境适时地进行德育拓展。我问:“是谁的行为导致了这不该发生的一幕的上演?”学生马上反应出是人类贪婪的捕杀野生动物造成的,进而体会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接着,我又问:“怎样才能杜绝诸如此类的现象发生?”学生们思维立刻活躍起来,纷纷踊跃想办法,有的说用重刑处罚不法分子,有的说划出自然保护区,有的说用科学研发满足人类需要的野生动物替代品等等。最后达成了应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接着,我再问:“当你遇到类似危难时,还象平时在家当小皇帝那样自私自利、惟我独尊,能不能平安的度过危机?”这又引发了学生的思索,触动他们对自身独生子女恶习的警醒,体会到在集体中团结协作的重要。之后,我感慨地说:“低等的动物在面临种族灭亡的危难时都知道协作救族,舍己生而求族存。作为有最高智慧的人类的你,在面临国家生死攸关之季,会不会象那只头羊那样站出来,为国家做自己的贡献呢?”同学们陷入了深思之中。片刻,齐声郑重地大喊到:“我会。”我肯定到:“我就知道我的学生是有觉悟、有气节的人。老师为你们的爱国热情喝彩!当然,今天我们的国家不需要大家舍生救国,但却需要千百万成就祖国兴旺发达大业的高素质建设者,你们该怎么办呢?”学生此时振奋了,异口同声道:努力学习!这节课每个学生都受到心灵的洗礼,学生事后反馈非常好。

这样的例子说明发掘出好的德育素材并进行适时的德育教育,是可以深入学生心田且留下深刻印记的,有可能会令其受益终生。

经过实践研究,我发现在生物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选准切入点,抓住时机。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否则,学生不会接受。

2、要投入教师的真情实感。虚伪的说教不可能触动学生的心灵。

3、要注意语言的简洁、生动和感染力。

4、要注意形式的灵活多样,单一的模式不符合初中生的接受特点,容易令学生厌倦。

5、要注意教育的量和度,老生常谈、唠唠叨叨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6、教师要在准备上下大功夫,取舍恰当、旁征博引才会使每次教育都有吸引力。

新课改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天地,新课程给我们提供了更新、更全面的教学资源,作教师的没有理由不把课堂这块主阵地站好。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学会做人将是我长抓不懈的重要任务。我将不断研究,力求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四十六中学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0

猜你喜欢

生物学德育课堂
欢乐的课堂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