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2020-09-10黄旭超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素质教育小学数学

黄旭超

摘要:计算是数学学科教育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也是最基本的一项学习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出色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学生在之后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简单的理解更进一步,高难度的学习内容。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积累,更应当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进行训练,从而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综合培养,素质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础的算式运算、实际应用题、几何证明题、数据统计等等题目都需要一定的计算能力来完成,因此,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让学生们明白计算在各个方面的应用原理和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们通过计算能力的提高,促进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有效思维的形成。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当前教学新形势下,想要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必然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为基本教学任务,让学生们在学习活动中更多的开展自主自发的学习和探索,从而培养自身的知识技能。

一、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阻碍因素

(一)基础知识不扎实

小学生们在面对计算相关的问题时,总会觉得非常的困难,经常在算到某一个步骤的时候就感到卡壳,算不下去的感觉,这些状况出现的部分原因在于小学生们的计算基本功并不扎实,尤其是在一些小学中高阶段的学生身上常常会出现相关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们应当对计算的概念、算理、定律、公式、性质等基本知识完全的理解和掌握,学会如何有效且灵活的应用它们,才能够巧妙的形成一种计算技巧,在计算的时候不显得慌乱。然而实际情况是,一些学生对于一些计算相关的概念性知识仅仅做到了背诵和记忆,但却并没与完全理解,对于一些算理,只对书面表达的内容做到了头头是道,但却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其中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背后的相关原理,因此,在计算学习中,无法将所学到的原理知识巧妙地应用到实际算数中,就大大的阻碍了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培养。此外,在计算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于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导致很多学生在心算口算方面有所欠缺,计算过程中很容易出错,而数学计算一步错步步错,自然而然整道题目的计算也就变得非常艰难了。

(二)学习心态不正确

一些学生在学习计算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心态方面的问题,例如在算术题中只要做出了答案就好,并不想再进行对题目的深入分析和对答案的检验,最终出现结果错误的情况,也有的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喜欢用口算来代替写算,懒于动手的心理往往使他们在做计算题的时候出现大量的漏洞,缺乏相应的纸笔计算辅助,学生们的验算和检查方面也有所欠缺,从而导致错误的出现。甚至有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计算题非常的枯燥,没有意思,在看到计算题的数字时会产生延误、不想算、懒得算的心理,缺乏相应的毅力和耐心,一看到计算题就头疼,无法产生相应的计算动力,使得学生们在计算学习中非常的消极。

(三)学习思维不完整

由于小学生们年龄较小,本身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模式都在不断的形成和提高的过程中,因此在计算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算法算理的抽象概念,很难进行快速的理解和融会贯通,有的时候,学生甚至会潜意识里认为,算理概念知识和实际的计算操作是两回事,并没有什么联系。这样一来,一些学生在学习计算知识的时候,会表现的比较粗糙。计算题目本身并没有太多引人注意的趣味性因素,因此很多学生在计算学习中并不注重身体,觉得这些不过是单调的计算问题而已,只要完成相应的算数任务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马虎,忽视计算原理等现象,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一)分析算理,深化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全面培养,由于数学科目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在进行计算讲解的时候,必然需要教师针对部分算理概念性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将知识细化,從基础做起,培养学生的算理理解能力,对基本的计算法则和原理有所掌握。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时,要结合之前学习过的实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法则,适当的融入“凑十法”,让学生们在计算的过程中,更多的了解到小数加减法中的一些较为讨巧的计算方式,从而掌握更多计算过程中的小规律,小方法。在计算教学中,深化计算过程和运算规律的分析,能够让学生们有效掌握相关运算方法,为口算、估算等计算技能做好铺垫。

(二)结合实际,解析错题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做错一些题,而这些做错的题目有时候恰恰能够反映出学生们学习过程中还有哪些计算法则及规律掌握的不够完全和清晰,因此,教师应当善于从学生的错题中分析中学生计算能力的薄弱项,并且有针对性的带领学生分析错题,结合学生的实际计算情况,从学生的计算思路出发,找出错误环节,分析错误原因,让学生们在之后的计算中减少此类错误的出现。同时,教师应当注重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检查习惯,在后期的计算教学联系中,教师不仅要针对某些错误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正,更要引导学生们在错误中不断的成长和提高,从而真正的养成良好的计算能力。

(三)计算训练,培养习惯

开展计算训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还要自然的形成数学思维,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进行独立计算的过程中,有步骤,有方向,有目标的进行解题,不被马虎、大意、知识储备不足等因素困扰。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们进行大量的口算、估算、简算,让学生们在计算中延伸不同的计算方法,在大量的计算中找出适合不同题型的计算方式,在学习中加深记忆,养成验算、检查的好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和速度的同时,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将计算能力的培养变得更加强全面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慕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8(36):142.

[2]李国红.追求有效练习,努力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7):77.

[3]姚洪东.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才智,2018(09):44.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素质教育小学数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