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2020-09-10杨苗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1期
关键词: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策略

杨苗

摘要:現在老师对于小学高年级应用题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趋于模板化,缺乏创新性、生动性。因为老师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解力,这样逐渐忽视了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所应达到的教学水平,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不达标。所以老师应该在确保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解力能够稳步提高的同时,也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高年级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开拓解题思维,明确解题步骤。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策略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优化关键

学生在解答应用题过程中要用到诸多能力,如阅读理解能力、建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等,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综合素养得以增强,在此基础上有效解答应用题。例如,教师在进行“统计与概率”教学时可率先引领学生深入生活明确统计与概率计算对象,在此基础上整合数据,并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创设应用题,在课上作为例题由师生共同讨论,使学生通过创编应用题强化数学素养。由于应用题源自学生生活,可调动学生自主解题积极性,减轻其应用题学习压力。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题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小学生因为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初始阶段,通常对新鲜的事物好奇心比较强,但是自制力比较差。所以,小学高年级数学老师在对应用题进行讲解的时候,如果讲课方式比较单一的话,将容易让学生失去对应用题学习的兴趣。因为数学学科的特性原本就容易导致小学数学老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学形式单一抽象的问题,且教学内容也存在单一化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就让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学习感到十分困难,老师的课程教学难度也不断增加。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就通常使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容易产生一种反感情绪,慢慢地丧失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应用题问题脱离实际

大多数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十分相似单调,缺乏新颖性。题目几乎都是按照某一个模板出的,只是进行了数据的改变。而且部分题目是为了出题而存在,完全脱离实际。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的问题严重脱轨,学生只靠思维惯性思考问题,不深究题目的现实意义。应用题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用题问题脱离现实违背了教学初衷,而且还不利于学生灵活思维的培养。

(三)教师的教学视角存在偏差

应用题教学思路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视角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中,学生才是主体与关键,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应用题解题效率。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的阅读,精准全面的把握题干中的数量关系,精准高效的进行快速破题。但现阶段,为提升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进度,部分教师没有注重学生解题步骤的科学引导,也没有真正实现“授之以渔”,更多让学生进行机械训练以及被动学习。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交给学生解题技巧

为了推进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应注重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深远,过度重视理论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但是却忽略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导致其在面对各种实际问题时不知从何处下手,很难完成各种数学学习任务。所以,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和关注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工作的开展,还应当对自身的角色准确定位,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发挥出自身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各种解题技巧,在教学应用题时可以用转化、变与不变、数形结合、函数与对应、模型、变中抓不变等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明确探索方向,避免教学缺乏针对性。

(二)运用题目图标,提升学生的解题水平

题目图标指的是数学应用题中相应的图形或者表格,学生如果能够准确地识别各类图形或者表格,将有助于推动学生解题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以图标中所呈现的数值以及数量关系进行更好地理解。因为小学时期,学生的识字量比较有限,有的时候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因此有的应用题是以图像和表格的方式进行呈现的,这样图标就成为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一种重要的描述方式。所以,让学生学会准确地理解和识别图标,也是学生正确解答数学应用题的重要基础性条件。

(三)创设生活型应用题,培育学生的解题兴趣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体与关键,教师应该着重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数学知识的奥秘,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数学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部分教师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于教材中的典型例题,或者尝试借助于题海战术等来开展应用题教学,这不仅难以真正优化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容易限制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更容易抑制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生活实践,尝试创设生活化的数学应用题,引导学生明确数学知识与实践生活之间的关联性,继而更加主动地投身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应用过程中。

(四)读懂题目内容,抓住考点

在小学高年级,为了与学生的大脑发育相匹配,数学的题目难度和深度会不断提升,题型也会更加多变,这就导致许多学生难以读懂题目,不知道题目具体要表达什么。教师要做的就是将知识点尽可能地讲透彻、讲明白,抛弃无趣、生硬的课堂,用有趣的方法将学生带进知识的海洋。同时,做好学习内容的归纳与整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他们在做题时能够迅速调动脑袋中的知识,产生联想。

结束语

在当前追求高效教育的背景下,教学方式也应紧跟当前时代发展方向进行改进,因材施教针对阶段性的学生制定特定的教学制度。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作为中心,多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创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找到学习乐趣,在自主思考中挖掘出学生更多潜力,这样一定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汉玉梅.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9):111.

[2]李冰.解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9(09):106.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长坪镇三清小学 四川省南充市 637300

猜你喜欢

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策略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