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2020-09-10谭静霞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1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谭静霞

摘要: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尝试使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得到了良好的教学反馈。在情景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至课堂中,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与互动中,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点,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应用策略

1小学数学情景创设现状

1.1部分教师教育理念滞后

传统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将知识传输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在课下学习,具有典型的功利性,教学模式也相对落后。传统教学模式更加趋向刻板化及枯燥化,限制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对学科知识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及时转变思想是构建良好课堂情景的开端。

1.2问题情景与实际生活脱节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以案例吸引学生,但案例内容过于复杂存在与生活脱节的明显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完全理解及吸收。教师在创设情景過程中也会选择一些生活中案例,但与数学知识无法有机结合,导致教学质量无法有效提升,也阻碍学生进一步成长。个别数学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与时代发展脱轨,存在案例重复及吸引力不高等问题,这对课程改革深化造成不利影响。

1.3情景设置难度较大

教学情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通过模拟化的情景将生活知识与课程知识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解决数学问题,学生能直观对知识理解,也能将数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中,部分问题来源于生活,教师在问题情景创设中可对问题进行合理选择。但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设置情景过程中,容易出现情景难度设置过大等问题,导致学生在情景中无法有效探索问题,对数学知识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2小学数学情景创设的策略

2.1创设“生活化”情景,符合学生生活经验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他主张课堂设计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枯燥乏味的抽象知识融入到生活化情景中,活化教学内容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创设情景无疑是情景教学的首选,这也是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例如,在《数字与编码》一课教学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几组常见的电话,比如 119(火警)、120(急救)、121(天气预报)、122(交通事故报警)等,让学生读一读,区分数字和编码,增加生活基本常识。接着和学生玩一个游戏,让学生在课前收集的身份证号码,通过身份证号码能知道这个人的哪些信息吗?很多学生想到年龄和性别,还有什么呢?通过比对身份证号码,结果发现来自同一个地区的身份证前 6 位数相同,因此,代表的应该是行政地区代码,刚才猜测其中包含年龄和性别,那么他们在哪里呢?这个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寻找,这个环节学生讨论的非常激烈,且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够轻松的找出身份证中的出生年月。对于性别及校验码,对于小学生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最后总结身份证 18 位数字所代表的意义。这样,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学生主动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充分调动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2.2以“趣”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偏重于学生的纪律性,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纪律是开展小学课堂的必要条件,但是这也使学生不能充分和教学开展互动,课堂气氛呈现一定的严肃、紧张和压抑,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随着情景教学融入在小学课堂,能够有效地为课堂增加趣味性元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热情高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进而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情景教学时,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创设新型的教学情景,并在课堂中注入趣味元素,有效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能够高效、高质地融入到实际的课堂学习过程中。

2.3创设“开放式”情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开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都能有真正的学习收获。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设计解题方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动张开思维、精神和品质的翅膀,实现全面的发展。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利用生活的物品或工具尝试画出一个圆,在画圆的同时思考圆是如何画成的,学生用直尺中的小圆、三角尺中的小圆、水杯盖、圆柱体、圆规画出了大小不同的圆,并在小组中交流着画圆的方法,“那如果没有这些工具,只有一根绳子和一支笔的情况下,该如何画圆呢?”有的同学提出“用绳子一端绑住笔,另一端固定住,用笔绕着画一圈就是圆了。”于是,笔者按照这位同学的方法在黑板上画圆,但在画的过程中故意将拉直的绳子变得松懈,结果就画出了一个椭圆形。“问题出在哪里呢?”学生提出质疑:“是因为绳子没有拉紧。”“那为什么绳子没有拉紧就不能画圆呢?”学生开始思考,“因为拉紧的绳子就如同圆规两只脚分开的距离,当绳子没有拉紧时,两只脚之间的距离变了,所以就无法画出圆形。”这样,在开放式的问题情景中,学生通过画圆、讨论,加强了对圆的认知,也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

3结束语

总之,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拉近学生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距离,优化传统教学带来的弊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加强对情景教学的重视,并使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保证教学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卢晓霞.浅谈小学数学情景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46.

湖北省石首市实验小学 湖北省石首市 434400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模拟情景 重在参与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的应用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