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小学数学尝试性教学

2020-09-10朱乃俊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朱乃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致力于探索数学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考虑尝试转变固有的教育思维,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从而让数学教学能更加高效地进行。尝试教学整体教学效果显著,彰显了尝试教学法在教学的优越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尝试教学;自主自学

从某种角度来看,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逐渐认识事物规律、锻炼逻辑思维的一个过程。通过尝试教学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大有提高,自学习惯逐步养成,学习进展较为顺利。

一、尝试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首先,它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尝试教学法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学生自学课本,还是学生做尝试题或者是小组讨论,都是学生主动地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开发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它符合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態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要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知识,自练技能,亲历过程,习得方法,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端正自己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尝试教学法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尝试学习是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尝试教学也是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三,尝试教学法也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学生的自学“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在尝试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自学内容的确定,尝试题的选用,小组讨论问题的设定,对学生自学、练习、讨论效果的评定等等。因此,可以这样说,尝试教学法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行为。

二、小学数学尝试性教学

(一)鼓励学生去自主思考

数学是一项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而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往往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教学中我们就要重视对应思想方法的教育,引导学生们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形象和具体的事物相结合,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体,应该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应该具备良好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有效把握精华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深入把握数学内容,以创新性的思维来投身于数学学习实践中。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依托于陶行知的“六个解放”思想,科学有效地解放学生的头脑,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去想。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开展数学探究,积极利用所学知识来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实现已知到未知的合理过渡。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材料来建构数学模型,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意识和认知来积极发散思维。当然,为确保学生数学探究方向的正确性,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规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依托于陶行知“六个解放”思想,教师还应该创设科学有效的问题情境,巧妙创设多元化的问题情境,鼓励他们积极展示思考与分析,更好地解放他们的头脑,全面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依托于陶行知“六个解放”思想,教师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敢于挑战教师的“权威”,要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

(二)引领学生实践操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引导者,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全面地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真正拥有实践操作的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数学认知水平。比如,在教学“时分秒”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尝试利用身边的素材以及工具等来制作一个简易的钟表。在实践动手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阅历以及实践认知等来分别制作不同类型的钟表,比如有的学生会制作传统的圆形钟表,有的学生则选择制作三角形钟表或者椭圆形钟表等。再比如,在教学图形性质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进行形象直观的认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刻全面的把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相应的图形,通过测量、计算、翻折等方式来进行图形性质的学习。

(三)指导学生合作交流

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学习之中,培养其自学能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激发其求知欲望与探索欲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能力的提升。数学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学生们通过数学获得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然而由于受学生们自身基础知识、思维习惯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参差不齐,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们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们多进行合作交流,开展小组学习,在相互分享、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一题多解的合作交流,让大家分别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看谁提出的方法最多。例如对于“鸡兔同笼”问题,有的学生会说用“抬腿法”,有些学生会说用“假肢法”,还有的学生说用“方程法”,也有的学生说用“分组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创新思维也会得到调动,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会有很大的提升。

总之,尝试教学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富强.尝试教育理论指导下小学数学创意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J].现代教育,2017(06):32-34.

[2]赵玉红.浅谈尝试性教学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赤子(中旬),2013(10):369.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