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农村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教育渗透

2020-09-10陈从云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6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班主任工作渗透

陈从云

摘要:农村初中,家庭教育管理的缺失,班主任常常面对学生中出现的厌学、辍学、恶作剧、斗殴等现象,班主任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渗透心理教育。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用心,关爱学生,发挥创造力,家校配合,才能卓有成效的解决自己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教育

班级是学校工作最基本的组织。有优秀的班风和学风的班级,对学校声誉和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所以,班主任教书育人还身系学校发展大计,班级管理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农村初中学生当前现状

在当前新形势下,原本在农村家中务农的家长们,因为承包的土地被流转、被种田大户承包,纷纷远走他乡务工,有的早出晚归,有的常年在外,把子女的教育管理交给了日渐年迈的老人。这些孩子的学习成长看护只能靠学校,离开了学校,学生较多的是玩乐,长此下来,出现了让老师们难以处理现象:

1.是非判断能力缺失。个人是非观念不明,对身边同学犯错行为认识不足,不知道同不良倾向划清界限!

2.吃苦耐劳的艰苦奋斗精神严重不足。现在的物质条件优越,学生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日常生活中不比学习,注重衣着穿戴;在集体生活中,拈轻怕重,好逸恶劳,连起码的必须尽义务的值日工作都怕做。

3.缺乏远大的学习目标。读书很苦,读普高更苦,顺其自然,大不了上职高不愿意吃苦受累忙学习。较多同学表现为课堂听听,课下做做老师布置的作业。甚至有同学课下根本不做任何作业,没有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

4.自我约束力不足。学校一再强调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但许多学生仍然对手机着迷。有学生,靠手机完成作业,较多的同学在课堂上和课后都在暗中玩耍,屡禁不止。有学生扬言:没有手机,不读书,课余时间沉溺于手机游戏中,欲罢不能。

5.自私自利较重,不能宽以待人。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极端个人主义,自己学习生活坚决不容他人干涉,同座哪怕一点动作、一个声音都不容许。动辄和同学冲突。

6.易偏激,心理承受能力差。在農村,较多同学在祖父母监护下生活,祖父母日常娇宠,父母偶尔回家,对孩子过问较少,长期养成自以为是,心胸狭窄,行为极端,平时缺少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遇到一些不满意的事情。受不了周围人的指责,不能谦卑地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总是从狭隘的自尊心中,怨愤他人,甚至对周围的人进行报复。

7.青春叛逆期严重。在这个青春期阶段,开始注意到外表、身高、体形等的变化,认识到外表不够美丽,肥胖等,常有自卑,自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又会出现如虚荣、骄傲等不良倾向。在懵懵懂懂中,和异性同学交往过密,不知不觉中陷入早恋。面对家长老师的的教育,充耳不闻。

8.家庭教育缺失。现在班级中有许多问题学生,尤其是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任务很重。家长为了生活,外出务工,对子女教育重视不足,孩子的成长顺其自然,严格教育缺失,让原本很聪明的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惹是生非,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

面对种种教育难题,需要我们班主任寻找一个稳妥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繁琐的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教育模式。

二 、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教育依据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本人有这样的体验,班级管理出成效,关键抓住学生的“心”,渗透心理教育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对控制和预防班级问题的发生,有很好的作用。

在农村初中,学校没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即使有兼职,也无法满足需求。平时,那些思想行为不良学生,都是靠班主任教育。我们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家庭及其他问题都非常了解。学生中不时出现的厌学、辍学、恶作剧、斗殴等现象,我们如果采取粗暴的责罚,短时间可能奏效,最终但收效甚微。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渗透心理教育,和学生推心置腹,不断地为学生提供进行心理教育和指导,能唤回迷途羔羊,从而成功地管理好班级,让更多的学生成人成才。

三、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教育模式探究

1.班主任工作要用“心”

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教育,首先得要我们班主任用“心”做好每一件事。除了制定好班级制度外,班主任日常工作要以身作则,做学生表率,严格地用心做好班级每一件事务。让学生确实感受到班主任日常对我们学生在用心。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其次,要有“心”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要通过家访,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状况:家庭成员及文化程度、家庭养育方式、家庭的经济状况等。另外,全面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要用心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第三,理解学生的基础上,班主任要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努力抓住每一颗年轻的心。真诚地与学生交谈。面对学生缺点,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时间、地点和方法,因人而异进行批评,真诚地帮助学生纠正缺点。日常与各类学生平等相处,经常深入他们的内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优秀学生,响鼓还要重锤,学习有困难学生,主动解决学生中的问题,进而赢得全体学生拥护,从而创造良好的工作局面。

第四,细心用心呵护两类学生。对沉默不语,性格内向的学生,我们在课堂及日常活动鼓励他们参加并与他人互动,培养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对在家娇宠,易偏激学生,我们要不时地以静制动,培养他们的耐力和自我控制力,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挫折教育,增加承受力,克服自我,悦纳他人。

班主任用“心”做好班级事务,一个最好的抓手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展示中赢得自信,在参与中摆脱自身不足,进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班主任工作要用“力”

用心做事,关心学生成长,是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基础。除此外,还要发挥创造力!

积极创造好良好的人际关系。老师、同学朝夕相伴,如果没有和谐的生生关系,没有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班主任的工作很难有效开展,更不用说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了。所以,我在工作中非常注重科任老师和学生之间联系,教育学生尊敬老师,认真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每一个任务。利用班级活动,让学生邀请班级所有老师参加,拉近师生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另外通过开展合作活动、组织集体活动协调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活动中让那些不善交往的人,逐步融入集体。例如在“说说我们的集体”,“我向老师提建议”,“我的好同学”主题活动,让大家认识了老师,了解了同学,从而营造了和谐班级氛围。

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我在班级墙壁设“作品展示”专栏,展示学科学习中的优秀作业或优秀文章;“请为我点赞”栏,张榜表彰近期取得进步的学生。召开主题班会,谈人生、谈理想,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志愿服务,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加强了学生之间,學生和社会上人之间交往和关怀,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思想;全班同学轮流领读课文,在参与过程中认识不足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在班级中形成浓郁的人文氛围,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享受到集体生活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为集体争光,为个人进步而学习兴趣。

积极创设情境,转变学生精神风貌。班级学生良莠不齐,为了帮助那些有问题学生(比如沉溺手机、网络游戏等)成为有健康心理、积极进取的人,我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针对学生缺乏志向的问题,通过主题教育,开展理想的未来教育,促进学生的学习;为了解决学生对他人缺乏爱和冷漠的问题,开展“奉献”活动,帮助他人,让学生体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针对学困生,充分认识他们他们历了太多的失败,表现出自卑、胆怯、怯懦、焦虑等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鼓励、支持、参与,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摆脱一味玩乐颓废的状态,进而成为心理健康的阳光青年。

3.班主任工作要配合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将产生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所以,我们要利用好家访、家长会的机会,对家长进行指导,系统地向家长介绍有关家教知识以及一些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单亲家庭的指导。掌握了教育方法的家长可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出正确的判读,在与班主任交流沟通中,家校密切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的家庭,指导这些家长做好学生教育工作,能由点及面推进班级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教育,归根结底要我们班主任用心工作,走近每一位学生,进入学生的内心,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把握学生的个性和群体心理活动规律,工作中发挥我们的创造力,面向全体学生,管理好班级,促进学校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班主任工作渗透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