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0-09-10邵远忠
邵远忠
摘要: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趣味教学法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出现在小学教育中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趣味教学出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更是促进教师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趣味性的关键所在,教师不仅要通过言传身教进行知识文化的传播,也要通过组织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进一步提升小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趣味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引言
趣味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中记住课堂内容,鉴于这个原因,很多教师都在课堂中采用了趣味教学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趣味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于当前的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趣味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对于小学生来说,过于传统且固定的教学氛围对于学生不仅缺乏吸引力,而且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氛围下,很容易引发其对于课堂教学的厌烦感,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而利用趣味教学法开展教学,则意味着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元素会有所增加,课堂本身的灵活性也会得到提升,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下完成课堂教学过程,对于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必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思维智力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那么一些具有难度的语文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将比较吃力,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难得到有效的激发。在这种情况下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整体教学质量也不会很高。而将趣味教学法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可以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并形成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将课堂活动和趣味性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进行再现,让学生主动构建起学习的欲望,了解个体和尊重个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出发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个体的发展,将趣味的内容构建在生命化的课堂之上,将学生长期被束缚的思想打开,形成自由、开放的课堂教学形式。
二、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营造活跃氛围,敦促学生参与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占据主导位置,学生只能被带着走,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思考。教师只是讲,学生只是听,无法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学生的思维也就受到了限制,提不起对学习的兴趣,趣味化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要提高课堂上的互动,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内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边提问边讲解,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也使课堂更具开阔性和活跃度。对于学生而言,一旦他们对自己有了自信,也就更加愿意参加到课堂学习中来。这样,他们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思考与锻炼,对他们将来在初中乃至高中的学习都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二)以学生兴趣为基础,展开趣味教学
趣味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兴趣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高对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及積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尽量完成教师的要求,这样才能更好的辅助教师展开教学,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这前提之下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兴趣,才能更好的展开趣味教学模式,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师最基本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更好的展开教学计划。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分析一些生字时,首先让学生对这些生字产生探索欲望,而学生的探索欲望来源于老师的引导,教师要利用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教师可以把这些生字的含义以图片的形式展开,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探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时,根据老师的要求去研究、去发现这些生字之间所存在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好的理解知识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质量。
(三)重视趣味性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增强趣味教学法的运用效果,就要重视趣味性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才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阻碍,进而才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而进行趣味性教学情境的创设,就可以有效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针对《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与之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对小蝌蚪的特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再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通过这一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通篇阅读与学习。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理解及应用的核心素养,降低学生对文字的排斥感,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使用一些趣味教学法独有的一定优势,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而同时也要注意这类教学方法的使用周期、形式等,而不是一味地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度性,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将趣味教学法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孟媛.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7):4.
[2]牛运力.趣味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24):60-61.
[3]刘克艳.试论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8(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