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态教育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9-10蔡文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7期
关键词:生态教育思维能力初中英语

蔡文琳

摘要:本研究从思维的界定出发,结合已有的英语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关系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学习的理论依据,为研究铺垫了理论基础和指明了方向。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活动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2.在问题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3.在作业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4.在写作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生态教育;初中英语;思维能力

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教育部2012)。教师应该把传统“填鸭式”课堂转变为生本课堂,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教材和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一些能促进思维品质发展的活动,并能合理使用一些教学策略,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广处发展。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始终如一地坚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林崇德(2008)认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维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英语课堂是可以实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育人目标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五个方面。落实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育人目标,即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上下功夫。笔者在这里只针对思维的深刻性做说明。思维的深刻性又叫抽象逻辑性,它集中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可以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所读内容,把握作者的意图,从中发现规律和本质的东西。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阅读课时,把新单词的呈现放在课文的句子中去并配以图片辅助,且每一句话之间都有着上下文的联系,这个设计像讲故事一样的将生词呈现,这种设计一定会潜移默化的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在中学英语教学课堂中,良好的提问策略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思考,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的初中英语课堂部分教师缺少对教材的仔细研究,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也就是说问题的提出是习惯,但缺少对问题的考量,使课堂一部分时间被浪费在无用的问题上。教师需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问题的设置,提高问题的质量,让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得到思维的开拓和能力的提高。课堂具有一定的即时性,有的时候学生也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和思维,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善于捕捉学生的观点,组织问题讨论,这样能够让课堂问题更加多样,不仅来源于教师对于教材的分析,也来源于学生的思考,让问题能够更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组之间互相设置问题并回答。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们之间的有效互动,还能够让提问的过程变得十分有趣,用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问题之中,即使在个人提问中,其他的学生也能够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关注。

写作是内在思维外显的过程,也是锻炼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反之,思维品质的提高也可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教师须增加学生的写作训练,强化学生的英语逻辑运用和表达能力,渐渐摆脱母语思维依赖,提高英语书面表达和思考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写作前,教师可带领学生复习旧知识,构建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文本思路,将原本孤立的信息整合起来,搭建整体框架,让学生能站在新的高度,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文本。与此同时,向学生展示如何绘制思维导图,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文章段落大意,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等思维品质。提问和追问都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往纵深方向发展,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敏捷性。写作后教师可组织小组互评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严密性。互评活动中,学生首先对同伴的文章作出正面评价,发现文章的优点,然后再针对文章指出具体問题,并尽可能给出修改意见。例如,怎样让内容更丰富、怎样让语言更优美、怎样让表达更地道。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互评策略进行评价,并维护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相比传统评改模式,同伴互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评价者,拿到同伴的习作必定要对照互评策略开动脑筋,作出评价,这对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思维的准确性、逻辑性、相关性在分析文本、运用所学知识总结评价和提供相关证据等过程中都会得到相应的训练。研究表明,同伴互评反馈机制对我国学生二语写作能力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二语写作能力(徐蔚琳2016)。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思辨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着直接影响。对初中英语教师而言,思辨能力在教学中最直接的体现是判断力和逻辑性(蒋京丽2016)。首先,在各种教学思想、模式、方法不断更新的情况下,教师要有敏锐的判断力,结合自身所处的教学环境,对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因素作出选择,并融入自己的教学,形成最佳教学方式;其次,只有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设计出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层次清晰、递进有效的教学方案,进而围绕教学方案展开教学。与此同时,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调整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并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养成阅读与思考的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维品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助推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3-56)

[3].成明.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88-102)

猜你喜欢

生态教育思维能力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试论科技价值观
构建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生态教育之开展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