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0-09-10邹红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7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德育教育阅读教学

邹红梅

摘要:在当下这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领域也在不断的进行革新,持续为现代教育注入新的理念与活力。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阅读教学来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们的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目前教育背景下,身为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也是为帮助学生在学科学习与思想道德上全面发展的主要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语文对于每一名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关于语言文化知识学习的科目。其中,阅读在语文知识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教师通过阅读教学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们建立基础的语言基础,让学生们通过阅读来积累与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从阅读中鉴赏文字的美感,去体验精彩的文化价值。同时,在现代的教育观念中,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应只着重于学生们的学科学习上,而是要放眼于学生整体,通过德育教育来培养学生们的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有文化,有道德的综合性人才。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教学现状,提出具体的渗透策略,以期帮助广大教育从业者找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向。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现代的语文学科教育虽然已经比以往有了巨大的进步性,无论是教学资源或是教学手段,都有着现代化的多样选择。但是,学科教育虽然已有重大进步与成效,但与之相对的,学生的品德教育却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以下,则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两大现状。

1.重才智而轻德育

我国正在不断的迈入现代化的国际环境中,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自然会逐渐扩张。然而,在以往的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无不重视着学生们的学科教育,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都用在了语文学科的知识灌输中。随着文化知识的不断传递,学生们也慢慢地开始出现反弹现象,在六年级这个向着初中学段过渡的时期,更是学生们在心理发展的骤变期,如果没有家长与老师的正确引导,则会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尤其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生们不断地“死读书”,学生被动进行学习,则更容易让学生们产生反叛心理,导致教师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中出现阻碍。

2.教学方法的不当运用

司马光曾说过一句话:“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前半句论证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兼顾才智与品德,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下半句“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则充分论断了有才能却没有品德对于一个人的负面影响。然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仍会出现没有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致使德育教育无效化的状况。这样的教学状况对于学生们来说是危险的,德育教育的缺失不仅会让学生们在品德上有所欠缺,还会导致他们无法用心学习,在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无法得到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1.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德育元素

授业传道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与目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们传授小学语文的文化知识,更要为学生们进行传道,即为通过德育教育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们优良的思想品德,让学生们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而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不乏各种各样传递着积极向上精神内涵的内容,更有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在其中。所以,在针对小学六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为学生们挖掘出具有价值的德育元素,进行“传道”。

要结合教材通过阅读教学展开德育教育,教师需要有着清楚的教学思路,梳理教材脉络,分为不同的点来进行教学。比如,在六年级上册中的《七律·长征》一文中,学生通过阅读与教师的讲解,从高度概括的七言律诗中不禁产生对于红军长征的敬佩之情,让学生们通过课文的阅读与理解,来明白现在的生活是当初红军度过艰难险阻万里长征换来的,引导学生建立爱国意识与感恩之情,此为培养家国情怀的德育内容。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再次挖掘课文内容,让学生们进行阅读,去培养学生们对于家庭、亲友、社会的德育思想,将德育渗透到阅读当中。

2.拓展教材阅读资源,渗透德育内容

六年级的学生们正处于小学时期的高年级学段,有了过去五年的学习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与学习意识。但是,六年级也是学生们在心理发育的成长期与骤变期,对于知识的渴望与文字的阅读有着强烈的意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拓展教材中的阅读资源,来引导学生们进行学习,满足学习欲望,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来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通过补充教材内容来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从而多层次、多方面的培养学生们的品德思想。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变化万千,也包罗万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阅读材料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来进行学生德育的教育。比如,在《伯牙鼓琴》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讲述一番关于伯牙的生平故事,以及伯牙与子期的历史轶事,让学生们通过阅读与赏析,来品味这篇课文所表达的精神思想。通过拓展《伯牙鼓琴》的阅读资源,为其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们感悟关于友谊的理解与认识,让学生们建立对于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正确思想,教会学生们要珍惜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朋友。

3.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德育氛围

阅读最为关键的动力与因素,是需要教师为学生们进行阅读氛围的创建的,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与手段,可以为学生们构建充分的阅读空间与体验内容。而多媒体技术在变现形式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可以为学生们展示出信息量巨大的教学内容。并且,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滲透德育教育,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们创设德育氛围,让学生们切实的去欣赏与体验文字所要体现的美感与景象。

比如在六年级下册中《北京的春节》一文的阅读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们具体展现关于北京春节的景象,让学生们结合课文内容来感受春节的热闹与喜庆的气氛,以此来为学生们渲染出德育氛围,培养学生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时,通过德育氛围的切身体验,让学生们去感受《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传统春节文化的历史魅力。就此,便能实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培养高素养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1]董忠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46-47.

[2]刘敏贞.浅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6-17.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德育教育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