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思政教育途径探索

2020-09-10王明兰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思政中职语文

【摘要】语文课程承担着对中职学生进行优秀傳统文化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通过挖掘教材内涵、拓展课外阅读、提升写作能力、开展研学实践在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同时,强化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从而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和建设者。

【关键词】中职;语文;思政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更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中之重。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20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文章,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语文课程承担着对中职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探索了以下途径强化语文教学的思政教育。

一、挖掘教材内涵,注重以德塑魂

中职语文教材遴选了很多反映中华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的课文,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老舍的《我的母亲》、钟丽思的《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荀况的《劝学》等,深挖教材的内涵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要求,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100年来“为中国人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例如: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革命壮志,除了反复阅读、课堂讲解分析外,我还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橘子洲的秀丽景色、介绍了本词写作前后青年毛泽东事迹,使学生深刻理解作为一代伟人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敢为天下先的宏伟壮志。在教授《劝学》中,我不仅仅是教授课文内容,还组织学生了解古代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匡衡凿壁偷光、王冕长明灯下苦读、刘秀手不释卷等故事。

二、拓展课外阅读,丰富思政素材

要学好语文,必须要开展课外阅读,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阅读非常重视,他在《给教师的建议里》一书中不下百次谈到了阅读。通过阅读,学生既能够汲取知识营养、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还能够陶冶性情、塑造品格,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活动。

一是图书借阅常规化。根据学校图书馆藏书,为学生开列了阅读书目,要求学生至少每月到图书馆借一本书。

二是开展“每周一读”活动。每周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统一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览。

三是开展“主题阅读”活动。结合教材单元内容、结合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分别开列书目介绍相关图书供学生选择阅读。要求学生撰写图书介绍、读后感。“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书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精神境界和学习质量。

三、提升写作能力,内化思政效果

叶圣陶先生说: "就学生说,作文是各科学的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通过写作,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文所表达的是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和体验,是文章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然流露。通过作文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用一些引导学生对社会上、学校里发生的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例如,针对校园发生的暴力事件、浪费粮食、手机控等等现象,让写出辩论稿,组织进行讨论、辩论,然后将优秀稿件张贴在班级宣传栏。还利用国家重大节日、重要事件的契机让学生撰写歌颂祖国、赞美英雄人物的作文,例如,国庆节来临,我组织学生撰写“我和我的祖国”征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组织学生撰写歌颂抗疫英雄的文章,让学生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感受到自己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情怀。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以此组织开展了“党在我心中”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反映我党英勇奋斗历程的电影、阅读介绍英雄先烈事迹的书籍、了解展现我国翻天覆地变化的资料等。

四、开展研学实践,提升综合素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国古代文人一向有游学之风。孔子56岁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宣传礼乐文化;唐玄奘去印度取佛经;李白、杜甫等唐代诗人游历了祖国名山大川才出现了中国诗歌的盛世巅峰;徐霞客在游历中学习研究写下了闻名的《徐霞客游记》。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探索“先研后教”模式,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的就积极开展研学实践,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在我心中”主题活动中,我组织学生参观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古镇口教育培训基地、古镇口国防教育基地、海军军史展览馆等;在学习《敬业与乐业》中,我先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成元大业模具有限公司,实地感受企业工人的工作等,通过研学实践,让学生融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亲身体验、资料搜集、专家点评、集体活动、同伴互助、文字总结等为一体,从而培养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自理自立、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等优秀品质和精神,增进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总之,中职语文课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还要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让学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从而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吴姗.课程思政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路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4}(07):209-210.

作者简介:王明兰(1968.12-),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学生德育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中职语文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