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目标导学”预设与生成研究

2020-09-10朱亚丽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教育研究高中历史

朱亚丽

【摘抄】所谓的目标导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通常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立教学目标,并按照这个目标进行指导教学。通过高中历史教师系统化、细节化的教育教学,可以学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历史知识脉络;完成每一个学习目标;逐步增进对知识点和各种题型的把握能力;通过由浅入深的学习方式,准确把握历史的重点、难点,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与学习成绩。历史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堂,给学生们放映相关的历史题材电影片段,通过生动鲜活的电影形象,为学生们在心中树立起高大的历史英雄人物的卓越风采,为学生的知识点记忆提供更加灵活、有趣的方式和媒介。

【关键词】高中历史;目标导学;教育研究

由于教学实践依据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学习内容和目标的不同,教学实践活动的形式和过程也必然会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从不同角度看,教学模式的分类方法也不同。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展开教学活动进程,要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并且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它是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一、活化历史课堂

许多历史事件和当前学生们所处的时代相隔久远且思想脱节。因此学生也难以对知识进行很好的理解、渗透。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利用学生们所处时代的流行词语、风俗习惯去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求知欲还可以通过知识竞猜,帮助同学们了解课外的知识,老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简单介绍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诱导学生产生了解历史形象、了解历史内容的心理,将千百年前的历史事件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寻找自己与历史人物身上存在的共同点,通过联系实际,加深记忆。另外,老师要避免利用题海战术,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高中科目较多且内容繁重。许多老师都会告诫学生分清主次科目,深切体会把握分数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个人喜好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判断自己究竟适合哪些科目并进行最终的选择。设立目标,设立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可以让懒惰、不思进取的学生得到无形的轻微压力,使其后来居上,减小班级中形成的类似于两极分化的差距。学生们的整体知识把握程度和素质水平得到了较为整体的规划,教师也减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负担,为提高班级平均成绩和整体水平更进一步。

二、加强学科联动

除此之外,历史老师还可以通过和其他学科老师的互动,帮助学生通过学科联动的方式,进行知识点记忆和题目分析。培养他们综合的学习能力,以至于灵活运用各科知识点,学好历史,还可以为语文作文以及其他文科大题提供良好的素材,丰富学生们的知识框架。经过长时间的目标化训练、规则化练习。学生们的自学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不管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会自觉、主动地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并且独立达到要求水准。不止历史一种科目,其他老师也可以效仿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熟悉目标化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和风趣幽默的教师形象,可以让学生们爱上学习、爱上课堂,一改往日对学校机械的“填鸭式教学”的刻板印象,为学校的声誉也可以赢得不错的反响。历史是严肃的、沉重的。在讲述近代革命史时,教师要保证课堂严肃的纪律氛围,教会学生要有一颗爱国的心,要牢记中华民族的历史荣辱,更加珍惜现在人民所拥有的美好生活,为将来的祖国建设和传统思想的发展继承尽一份力量。

三、设立学生目标

从客观主义-建构主义维度来认识教学模式的文化取向问题。带客观主义倾向的教学模式一般说来适合于“良构”领域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其学习结果是能够“收敛”的,在知识应用能力方面通常表现“近迁移”,因其采取直接传递的教学形式,通常具有较高的教学效率;带建构主义倾向的教学系统比较适合于“劣構”领域和高级知识的学习,其学习结果往往是“发散”的,在知识应用能力方面通常表现为“远迁移”,因其大多采取发现式和讨论式的教学形式,一般说来耗时较多,其意义是注重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实际效果。接受多年义务教学的学生很容易走进传统的教学误区,成绩不见提高,人的精神状态也容易受班里的竞争压迫、多年如一日的严肃氛围感所影响,变得萎靡,不爱多言。校方要加大人才挖掘力度,积极招聘初入职场的年轻优秀教师,利用年龄相仿的优势促进与学生们的沟通,让学生们真正爱上历史课堂,在课下,老师也可以和学生平等相待,用朋友间的相处方式排解课上严肃、压抑的气氛,调整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结束语:

作为学生们高考的领路人,高中历史老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将学生们带领到正确的学习道路上来,不仅要树立历史学习目标,还要树立学生们人生中的其他目标,让他们朝着这些方向更加积极、向上的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刘晓鹭.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名师在线,2021(18):72-73.

[2]杨涛.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6):29-30.

[3]杓进虎.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智力,2020(35):103-104.

猜你喜欢

教育研究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