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笔算除法教学中进行有效操作

2020-09-10胡继忠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9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方法数学

胡继忠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除法运算中的运算法则是学生进行有理数运算的基础知识,在四则运算中,除法笔算时教学中最具有难度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对于抽象的形式背后存在的道理需要你进行一定的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才可以使教学的效果得到一定的提升。本文以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为例, 对笔算除法的教学模式进行的分析,希望为有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小学;笔算除法;教学方法;有效操作

计算是小学数学学习最基础的知识框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时计算能力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能力。与加减法和乘法运算来说,除法成了四则运算中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 [1]。首先,在书写格式上就有所不同,除法运算在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还夹杂着估算的内容, 同时还融合了减法和乘法的知识,因此,学生在进行学习与运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对教师的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提升教师素养,发挥好引导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于为何在笔算除法中要融合减法和乘法的运算,教师也不能明确的给出原由,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无法进行直接的解答,在教学好中,总是会告诉学生,没有什么原因,这是规定,只要遵守这个规定就好了,不需要了解原因,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因此学生也就很难养成批判性的思维。所以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不足,所以,教学在进行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的不足, 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将“规定”背后的实际理论向学生进行教学,才能对学生起到真正的解惑的作用。在学生进行笔算除法的学习时,学生已经完成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学生同时还已经学习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和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算,对于学生来说,笔算运算学习的内容和知识越多,也就越容易的产生一些混淆和前摄抑、倒摄制作用,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就会发生知识的迁移。在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教师通常时从除法中平均分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方法对形式背后的道理进行学习。对于学习中理解能力比較弱的学生,在教学中,要更加的使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形式进行深刻的理解, 进而对于笔算除法的形式才能更加顺利的接受与掌握。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笔算除法》的教学中,对于算式 120÷6=20,时指将 120 平均分成 6 份,每一份时 20,对于教材中给出的笔算除法的形式则更能够体现出分的教学思想,学生在对笔算的每一步中的分的思想充分的理解,也就会真正的理解教材中笔算除法的的意义了。

二、避免机械记忆,运用穿插式教学加深理解。

在数学的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如果直接将笔算除法的形式展示出来,就会形成一种让学生进行记忆学习的典型情况了,就像学生在进行唐诗的学习一样,要记忆内容,就必须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才可以,但是时间久了滞后于,依然会出现忘记的情况,那是因为学生对于其背后隐藏的道理不明白,对于其中的含义不理解。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基于人大脑的发展规律,遗忘时已将资产的事情,也是人的天性, 当在小学二年级对笔算除法进行了初次学习以后,再次进行学习的时间是三年级,中间相隔的时间是一年,所以再进行学习时,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具有陌生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忘,都属于正常的情况 [2]。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笔算除法的教学时,可以在这一年的教学中,进行穿插式的教学, 通过穿插式的练习,使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记忆更加的深刻。

三、尊重学生想法,运用学生生活经验充分理解算理。

为了使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由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想法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从知识的迁移角度来看,学生比较喜欢运用加减法和乘法的笔算形式对除法的笔算进行推断,对于学生来说,这样比较容易操作,也容易记忆,符合小学生的模仿天性。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对笔算除法的形式进行强迫性的记忆,当与学生的理解产生冲突时, 学生内心就会产生不服气的心里,尤其对于那些在学生中喜欢进行思考的探究的学生来说,更容易发生这样的情况。如在教学“72÷2= ?”时,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理解 72÷2 的笔算算理。教学时,既突出用直观操作的方法协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又满足不需助直观,只用口算就能得出结果的学生的需求。如, 有学生这样想 :60÷2=30,12÷2=6,30+6=36,也应该鼓励。这个过程和直观操作的程序是一致的仅脱离了直观,应用己有的口算经验来解决它。

基于以上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妨让学生一开始就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课本上的与学生自己的形式不一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慢慢对问题进行剖析,使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优越性进行认识与了解,对于这种形式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在大难中对除法的算式有一定的认识,进而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学习数学形式背后的深刻道理,也就是数学学习的内涵, 这也是需要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内化的数学知识素养。

参考文献:

[1]肖紫薇 . 厘清算理 整体建构知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思考 [J]. 湖南教育 (C 版 ),2020(11):54-55.

[2]居楠. 小学计算教学沟通算理算法的策略研究——以“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为例 [J]. 新课程 ,2020(16):105.

新疆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方法数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