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视角下的中职机械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2020-09-10左娅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中职教育

摘要: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面向科技现代化发展,工业发展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基础,科技水平提升带动国家经济稳步增长,国家在科技人才的方面也越来越重视。在信息时代的社会中,中职的机械课程是行业热门,老师在教学模式上要跟着时代不断改进,抓住机遇,从全面培养新一代接班人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的能够在机械行业取得更大成就,为祖国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中职教育;机械课程教学

0  引言

社会趋势是不断更新换代的,时代发展离不开创新,信息技术就是时代创新的产物,在目前的科技市场,对于科技人才的需求与培育也在不断提高。中职院校是为社会培育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基地,为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发展平台。老师在机械课程教学中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辅助,将机械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互相结合,让学生从全面得到培养。机械是比较深奥的学科,需要细心的思维才能够掌握机械运作的规律,更好地探索机械的物理原理,为此教学方式也应该以开发学生思维逻辑为主,让学生的思维在中职的信息化大平台中得到良好发展。

1  信息技术与机械教学一体化的作用

目前的社会局势都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我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机械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在中职院校对机械人才的培育中,国家也大力支持发展,技术类课程逐渐成为社会行业的热门所需。机械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比较枯燥乏味,需要相对的专业度,涉及的实践操作比较多,对思维逻辑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进行很多的实验才能让学生理解机械运作的物理规律,而这类实验规律单凭教师简单的课堂教学是很难理解消化的。信息技术作为21世纪最伟大的高科技产物,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份子,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在中职的机械课程中,对于机械模型的细节处理,需要运用到信息技术的精细化剖析,能够将机械模型组合的整体设计图都通过多媒体表现出来。而且信息技术是集合世界先进科技水平与思想的大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灵感,融入到机械课程学习中。中职学校的机械课程主要就是为了培育学生对机械行业的设计与探索能力,推动国家制造业发展,传统的机械教学已经无法适应21世纪的时代潮流,所以在机械课程中加入信息技术,是现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帮助学生拓展思维,逻辑发育的重要手段。

2  机械课程运用信息化技术加以创新教学的策略

2.1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

机械行业作为国家制造业的基础,对国家大型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定作用,是国家科技实力的体现。在互联网技术遍布全球的局势下,机械制造业也逐渐面向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代替人工操作。机械课程也要跟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得到高效的知识学习,掌握更多的机械学规律,为国家机械制造业节省更多人力物力,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教育的开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创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思维,才能给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对学生主观学习意识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精神,创新思维意识。

在目前的中职机械课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行培育,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对机械知识保持积极探索的心理,这样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机械知识时,才能够主动深入探究分析机械的规律。传统的机械教学模式就是比较被动的知识传输,老师对机械表面的理论知识就像科普讲解,很多学生在没有实验辅助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理解机械存在的深度内涵。信息技术加入机械教学中,能够将机械的架构设计都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机械模型的具体分析全方位无死角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清楚了解机械模型的前提下,通过多媒体资料的生动形象的课程展示,增加对机械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机械学保持学习热情与探究兴趣,才能更深入探索模型架构的原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给学生科普专业理论知识,让学生对课本先进行预习自学,这样老师在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学生就能够跟得上老师的教学思路,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能够及时提问,让老师进行针对性解答,便于学生能跟得上课程进展,稳固理论知识,在开展多媒体实验教学的时候能夠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探究。

2.2 开展信息技术与时俱进的教学,提升教师教学专业水平

中职院校虽然是以培训社会就业人才为主的地方,但是机械课程的理论知识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所需,实践操作锻炼才是专业型人才培育的基础。在中职学生的课程教学中,老师要根据时代发展,开展与时俱进的教学,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将枯燥抽象的机械学变得具象化,让学生能够对机械课程保持探索精神。信息技术不仅能够让机械课程变得更加专业化,还能对课本理论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接触到新鲜有趣的机械专业,更加用心地去学习知识。

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面向全社会,但在机械专业的教学中还没有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的专业度有待提高。机械学本身就是对专业度要求很高的学科,需要专业素质水平质量都过硬的教师团队才能够承担教学的重任。机械作为以实践性为主的课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理论知识掌握全面,有深厚的基础教学能力,还要具备专业的实践能力。很多机械类教师可能理论知识能力达标,但是在信息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还是处于探索阶段,对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还未能完全掌握应用,这样机械课程的一些精细化步骤就没办法给学生展示,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而实践操作不足的情况下,思维意识就容易受到局限性,无法深入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在信息技术覆盖的教学环境下,老师要提高机械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优化课程教学的效率,用信息化技术将机械学的细节进行全面整理,分层解析,让学生能够充分结合教材的理论知识,从学习中提升自身成就感与自信息,让信息化技术充分融入到机械课程中,开展科学高效的教学。

2.3 转变被动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操作能力

传统教学方式是教育行业的主导,中职虽然是培育专业性人才的地方,但是也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老师在机械课程教学过程中,也是以课本理论知识为主,对机械的时间应用教学都是简略带过,学生在被动地接收理论知识的情况下,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思维很难跟得上实践操作,面对就业实践的时候,就难以跟上社会所需,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对于专业技术型的课程教学,信息技术能够给行业发展带来便捷性。中职的学生基本都是在青春期,面对繁琐的机械课程,在被动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中,思维很难得到有效锻炼。老师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新型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新鲜的机械知识的接收能力,通过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引导学生思维意识从被动转向主动学习,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能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各种模拟实践操作,深化课程内容,加深专业印象。比如机械类课程中一些比较复杂抽象的知识,老师在重点难点解析的时候,学生还是无法理解机械运作原理,可以利用互联网的3D成像软件教学,让学生通过机械专业的3DMAX软件进行模型构建,更加直观地观察机械构造与运作原理,掌握机械学的学习技巧。

3  结语

中职机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跟着时代发展,融合信息技术加以辅助教学,将抽象化的机械课程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探索机械规律。在教学师资方面,也要提高老师的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拓展思维,得到全面成长与发展,在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下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彬.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南方农机,2019(16):98.

[2]卞冰冰.中职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内燃机与配件,2019(15):275-276.

[3]印桦.理实一体化教学如何融入中职机械基础课程[J].职业,2016(34):69-70.

————————————

作者简介:左娅(1977-),女,河南信阳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为机械电子。

猜你喜欢

信息化技术中职教育
信息化技术与城市公园的融合形态研究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新课堂、新模式、新活力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浅析信息化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