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力”打赢脱贫攻坚宣传战役
2020-09-10宋良壁
摘 要:写进“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对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昌吉广播电视台践行“四力”尽锐出战,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正面引导、思想激励、舆论推动作用,旨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宣传战役。
关键词:脱贫攻坚;践行“四力”;宣传战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4-0139-02
“十三五”规划中,我国第一次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内容写进了五年规划纲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役。当前脱贫攻坚到了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1]
党心所向、民心所望。聚焦脱贫攻坚,营造浓厚氛围,既是新形势下各级媒体义不容辞的职责,更是必须肩负的政治担当。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2]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战线干部提出的殷切希望。
昌吉广播电视台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践行“四力”,尽锐出战,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正面引导、思想激励、舆论推动作用,做到思想扶贫、舆论扶贫、精神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宣传战役。
一、提高政治站位、激发内生动力
组织新闻中心、融媒体中心等节目生产制作部门,及时传达学习中央、自治区和昌吉州脱贫攻坚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理解和领会做好脱贫攻坚宣传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全社会了解扶贫、认识扶贫、参与扶贫的重要手段;是凝聚社会共识、整合扶贫资源的重要抓手;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具体要求,从而激励激发采编播人员创造性地开展脱贫攻坚宣传工作的内生动力。
二、瞄准脱贫靶心,注重过程宣传
在宣传上,一方面紧紧围绕党中央确定的“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标准,既不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调高标准、吊高胃口。既不抢跑,也不故意拖延。同时,紧紧围绕落实“六个精准”、推进“七个一批”、推动“三个加大力度”,瞄准脱贫靶心,实现精准宣传。
第一,决策部署。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位推动、顶层设计,自治区的安排部署和昌吉州推进的具体举措。通过既大张旗鼓又润物细无声的宣传,使各项政策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第二,进展成效。宣传昌吉州落实脱贫攻坚政策的具体举措,特别是广大各族干部职工、访惠聚工作队、扶贫干部深入“最后一公里”,走进“最远一家人”,既踏进门槛,更踏进心坎,面对面、心贴心地为贫困农户排忧解难,让贫苦户看到各级干部付出的努力。
第三,先进典型。及时捕捉、挖掘宣传脱贫先进典型。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帮助贫苦户消除“等靠要”思想和“慵懒散”陋习,激发贫苦户依靠党的好政策和勤劳的双手,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第四,特色经验。宣传昌吉州在产业扶贫、就业脱贫、困难救济、教育帮扶等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目标可实现、脱贫可持续、效果管长远”的特色亮点、经验做法,总结并宣传好“一户一策、一户多策,志智双扶,既输血更造血”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
三、统筹内宣外宣、实现倍增效应
牢固树立内外宣“一盘棋”思想,以脱贫攻坚为主题主线,统筹各频道各栏目,同步策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主流舆论矩阵,实现传播效应最大化。同时,实行日汇报、周汇总制度,确保脱贫攻坚内外宣工作“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取得实效。
第一,抓实州内宣传。精心策划,做到周有计划、月有选题。对宣传任务明确分工、对号入座、责任到人,倒排时间,综合运用消息、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综述、评论、专访、特写、现场连线、记者手记、编辑感悟等,打出内宣系列“组合拳”,努力打造“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品力作,实现精准宣传、精彩报道。
第二,做足对外宣传。加强与中央台、新疆台以及昌吉州所辖各县市台的沟通对接,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建立快速联动合作反应机制;及时采制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情况、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等向新疆台、中央台等上级媒体报送。同时把握时间节点,突出宣传重点,集中邀请新疆台、中央台媒体来昌吉州采访,借势发力。
四、创新宣传载体,强化精准宣传
按照整体策划、板块推出、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模式;坚持分工不分家、资源共享、协同配合;坚持小故事反映大变化、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小视角呈现大时代,集中力量挖掘宣传昌吉州“有情怀、接地气、暖人心”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亮点和特色,通过讲好昌吉扶贫故事,提炼昌吉脱贫经验,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影响力。
第一,开设专栏,做好主题宣传报道。在《昌吉新闻联播》栏目中开设“脱贫攻坚进行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等专栏,围绕比责任担当、比路径方法、比干部作风、比精神状态、比群众获得感,推出《从“六个精准”看昌吉州脱贫攻坚》《细查穷因识真贫 对症下药真扶贫》等报道,让基层群众知晓扶贫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切实增强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深入挖掘,突出做好系列报道。抽调精兵强将组成3个报道小组,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完成了《“七个一批”工程助力脱贫攻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打牢脱贫攻坚根基》等12个系列报道,宣讲了国家和区、州扶贫政策措施,教育和引导困难群众消除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懒惰依赖、安于现状等落后观念,打牢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思想基础。
第三,直奔主题,做好脱贫攻坚访谈。策划启动《脱贫攻坚访谈》,陆续在《关注》栏目中播出,同时配发《阜康市旅游扶贫“寻富”之路》《木垒县互联网扶贫按下“快进键”》《玛纳斯县脱贫攻坚突击队攻城拔寨》等稿件,确保实现惠民政策宣传全覆盖,让群众不曲解政策,让干部执行政策不打折扣,营造知晓政策、人人参与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
第四,与时俱进,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利用昌吉手机台、昌吉生活网、昌吉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兴媒体平台,拓宽宣传阵地,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推送相关工作亮点和成绩,展现脱贫攻坚昌吉经验、昌吉样板。通过丰富宣传内容,充分发挥舆论引领作用,传递正能量,为全州上下坚定信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加油鼓劲、营造氛围、提振士气。
第五,掌握尺度,做好媒体舆论监督。推进脱贫攻坚,贵在“精、真、实”。指导记者吃透扶贫政策,细分报道线索,将真实的基层情况反映在新闻报道中。同时把握好时度效,将新闻曝光和监督内参相结合,高度重视脱贫攻坚电视问政栏目,把分散的宣传报道转变为“拳头产品”,做出品牌和影响力,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经得起历史检验。
第六,公益为先,开设开播扶贫剧场。创新形式,构建脱贫攻坚宣传大格局。围绕易地扶贫搬迁、特色产业发展、干部驻村帮扶、群众内生动力提升等重点,在昌吉影视剧频道集中播放《十八洞村》《扶贫路上好支书》等一批主题电影,教育和引导困难群众切实解决内在思想观念上的贫困,动员社会力量,做到脱贫攻坚工作“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五、结语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昌吉广播电视台尽锐出战,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三贴近”中践行“四力”,通过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切实做到了与党委中心工作同步共鸣、同频共振,實现有格局、广宣传、入人心的目的,宣传做到了“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为全州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Z]. 2019-03-07.
[2]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Z]. 2018-08-21/22.
作者简介:宋良壁(1972—),男,安徽人,本科,主任记者,审读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传媒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