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现代音乐教师素养的几点思考

2020-09-10吴铭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0年42期
关键词:基本素养音乐教师

摘要: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迅猛发展的同时,对教育实践者——教师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作为肩负着以美育人重任的音乐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素养,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在“立德树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音乐教师应聚焦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践行“以美育人”等教学理念,并重视对自身的评价与反思,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音乐教师;基本素养;现代教师

2020年注定是要被历史铭记的一年,新年初始就爆发了杀伤力不亚于非典的新型冠状病毒,从日常生活到工作学习,无一例外都受到巨大影响。在疫情影响下,课堂教学被迫转变为线上学习情况下,这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重新被提出——在科学技术、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音乐教师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基本素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符合时代及国家的需要。

音乐教师是一个掌握一定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群体,通过课堂教学与音乐实践活动将音乐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感情、审美情趣,以完善学生的品格为最终目的专门教育工作者。音乐教师的素养是指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包括教师基础性素养和教师专业素养两部分。

(一)现代音乐教师素养现状分析:

1.只关注教材和课堂教学,缺乏创新精神与科研能力。现在的学校音乐教育,经常还停留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课外音乐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仍以教科书为主要依据,认为在一节课上,把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完成,就完成了任务。教师自主设计、教材二次开发、延伸教材信息量的能力不够,严重缺乏创造性与研究性。

2.思想观念落后于时代要求,教学主动性、积极性偏低。很多教师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过去,对待课堂的态度就是应付了事,自己都不重视音乐课的存在与实际教学。课堂课外教学都没有从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出发,没有从全面发展的角度设计课程内容,很少考虑如何真正通过音乐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将观点落实于真正教学中。此外,教学还存在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的情况,各年段的教学内容间由于不同教师教授,存在一定脱节状况。

3.专业技能不够全面,无法达到“一专多能”要求。现在学校中的音乐教师,不一定全部毕业于音乐教育专业或师范院校,接受的教育内容也有所差别。尤其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的教师,可能主专业很好,但缺乏钢琴配弹能力,无法在课堂上自弹自唱的给学生进行示范或为学生的演唱伴奏,并且存在不会或只会一门乐器的情况,在课堂上一些常见乐器的简单弹奏无法实现。

4.自我反思与评价能力不足,自我要求相对较低。音乐教师不像其他应试教育科目范畴的老师有严格的业务要求,许多老师上完课就结束了工作,这就导致音乐教师在教学工作完成后,难以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接受程度,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较少,出现与学生关系好但得到有效反馈不够的情况。音乐教师作为实现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也应和其他教师一样,树立明确的目标并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树立终身发展的理念。

(二)提高现代音乐教师素养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美育的地位重新被确立,新《音乐课程标准》和《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我国音乐教育展开了一幅绚丽的画卷。它打破了传统音乐教育教学的模式,以人文和创新为理念,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再次抓牢音乐教师素质这一“古老”话题,重新对音乐教师展开研究。在借鉴美国、澳大利亚及日本对于音乐教师的研究基础上,为促进我国音乐教师的发展,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紧贴现代教育理念,做创新型、科研型教师。新课程提出“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强调教育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师的自我提升与发展也必不可少。“创新型”、“科研型”是时代发展对音乐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科研来自教学实践活动,是揭示教学规律的创造性活动,能促进教学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与教育质量。

所以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师研讨、交流、培训活动,兼顾科研与教学,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基本能力与素养。例如在开发校本音乐课程时,教师就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现有条件,将民族音乐二次创新融入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借鉴其他成功地区案例,掌握其基本规律和原理,再将其本土化应用于教学实践。

2.积极提升教育理念,从学生实际情况和个人能力出发,贯彻落实以美育人。作为音乐教师也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和决议,通过互联网学习、向其他学科优秀教师学习、观看文献资料等,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和教育理念,顺应国家和时代的需要,符合学生的文化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提供真正有意义的音乐学习。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不仅能够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结合学校现有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在长期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评价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意向,完成音乐对学生心灵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

3.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技能配合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情景。“一专多能”是对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作为现代音乐教师必须要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例如声乐演唱、歌曲伴奏、一定的乐理知识、会简单的舞蹈动作等。在缺乏一定基本能力的情况下,则应掌握并能够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在进行需要聆听、欣赏、或示范的模块时,将教学内容直观的呈现给学生。

但在使用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目的及要求,教育技术配合课堂使用而非颠倒主次,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都在教学媒体上,反而忽略了本应掌握的学习内容。

4.重视自我反思与评价,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师生共同体”教学相长。不仅学生需要反思,教师更需要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文化认知特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真正对学生有帮助而非流于形式。并且教师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勇于学习进取,不断提升自己。新世纪的教育评价体系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断自我完善的自我组织系统,要让教师学会自我评价,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评、互评,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通过评价与总结,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一问题学习、寻找有用的信息,通过思考作出判断,再创造性地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评价与反思,改进及完成,以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总而言之,音乐教师是学校音乐教育实施者和实践主体,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文化艺术,进行审美教育的专门人员,是人类音乐文化的传递者和传播者,在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一定要提高对音乐教师的重视程度,鼓励和支持音乐教师的发展,帮助其树立现代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以便更好的展开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刘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素养的提升[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207-208.

[2]段庭庭.浅谈中学音乐教师素养的提升[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9(Z5):95-96.

[3]王锘涵.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學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北方音乐,2019,39(09):163+165.

[4]朱建丽.如何提升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5]匡艳煌.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几点思考[J].北方音乐,2019,39(17):108-109.

作者简介:吴铭(1997-),女,湖南人,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音乐)。

(湖南师范大学二里半校区 湖南长沙)

猜你喜欢

基本素养音乐教师
新时期优秀班主任的基本素养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职后培训之我见
课改15年山区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关于浅谈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
探讨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浅论高职高专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基本教学要求
电视法制节目的特点及主持人的基本素养
戏剧导演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