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说题教学的策略

2020-09-10高竹香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8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策略

高竹香

摘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新的课程改革下,针对新的群体,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式,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高中数学;说题教学;策略

说题活动是一种非常富有诗意的教学形式,包括教师说题和学生说题,以及师生互动说题,对培养高中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数学抽象思维。在高中数学课堂上采用在说题法教学,能让高中数学课堂越说越精彩。本文主要从教师说题和指导学生说题的角度,对高中数学不同课型中的说题活动进行详细地阐释。

一、给予说题方向性建议,学生自由掌握说题内容

从教学实践中了解到,很多学生只会自己闷头做题,却不会给其他学生讲题,在无法在课堂上将自己的思路讲清楚说明白,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欠缺。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应该根据给学生方向性的建议,这样能够确保学生说题的大方向不会出错,可以让学生自由地掌控,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学生自己头脑中的思路全部地展现出来。

以集合模块的知识为例,高中阶段的数学教材将集合知识视为一种语言,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并能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和集合语言之间进行转换,体会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内容的简洁性、准确性。这部分知识是高中数学的入门课程,与其他模块的知识联系非常紧密,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对打好这部分知识的基础。在说题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例题训练学生的说题能力。

例如,已知集合A={3,4,5},A∪B=A,集合B有几种可能组成方式 。(答案:8)通过分析可知,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将并集运算转化成集合的包含关系,再求解子集,解题过程还涉及到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因而,教师在组织学生说题活动时,在课件中呈现学生的说题稿,需要让他们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题。第一是说解法证法,将并集运算转化为集合间的包含关系,然后求解子集。第二是说归纳总结。涉及3种思想方法、幂集的结论探索等。第三是說数学思想方法,如如化归与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如此,当学生在按照上述三个要点进行自由说题时,就能够把握好整体的说题方向,从而加深对此类集合问题的认识,在今后更好地解答。

二、改习题评讲课为说题活动课,发挥学生主动能动性

以往的习题讲评课基本上是以教师的满堂灌为主,教师很少给学生预留自己讲解解题思路和相互合作讨论多种形式的解题方法的机会,导致学生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一些易错点上还是会反复出错。为了改变这种低效的习题课教学现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尝试改变习题课“专一”讲评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表现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地说题,激发他们在学习上的内驱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例如:已知数列{an}为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Sn,数列{bn}为公比是3的正项等比数列,且b1+b2=36,2b1=a7+a2,S6=42.1.求数列{an}和{bn}数列的通项公式。2.数列{anbn}的前n项和。针对这道题目的讲解,教师调整了教学思路,将单一的习题讲评转化成说题教学,制定明确的说题目标,如复习数列相关知识,尤其是前n项和之错位相减法的灵活运用。并重点围绕数列求和中的计算问题进行讲解。在接下来的说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仔细审题,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以及所求之数列之通项公式和数列求和。在讲解思路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错位相减法来解决第二问。并将这个解题过程中的易错点单独拿出来,进行强化和干预,即错位相减后的第三式中共有n+1项,除第一项和最后一项,中间的n-1项构成了等比数列。而在该题中存在特殊性,第一项与中间的n-1项也构成等比数列。在教师整个说题的过程中,学生也是参与其中,按照教师的提示,分别到黑板上来验算,思路紧跟教师,对第二问中运用到错位相减法也能够进一步理解。

三、鼓励学生主动说题,促进学困生成功转化

每个班级中都有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他们的成绩长时间得不到提升。特别是一些学生平时确实也非常努力,做了很多的练习题,但就是在一些大考中看不到效果。这与他们自身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给这些数学学困生主动送去温暖,使其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而不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多留出一些时间,鼓励学困生主动说题,让教师及时地发现他们的存疑处,从而高效解决。

比如:在说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先让学生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出在这道题目上出错,说出自己在考试时的解题过程,自己去发现问题。在选择说题学生时,教师注意选择不同数学基础的学生,促使学困生今后解决此类问题的时候思考更加深入,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

效果。

四、重视说题后的反思,帮助学生内化习得技能

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少高中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即“上课听得懂,自己做题不会做”“我记住了公式、定理,但到解综合型题目时就是用不到里面去”。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学生自己只做题、不反思,只会一道题,而不会一类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尝试多进行说题后的反思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真正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五、将说题与任务驱动课堂进行结合的课堂尝试

首先,小组成员按优等、中等、差等学生搭配原则进行组建,由教师或组长提出今天要研讨的主要问题,组内成员也可以提出自己在预习中尚未理解的问题,呈现出来让大家研讨。

其次,小组内成员各人交流自已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然后组内成员就某种观点或见解的正确性展开讨论,对这个问题提出质疑或提出补充,最后由教师作总结发言,对小组经过讨论所达成的共识、产生的分歧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分别进行归纳,并整理成明确的提纲或文本,以便于在组间交流时放于班级讨论,提出科学问题。

结语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主动转变教学方法,寻求新的数学教学思维,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组织说题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说题理清思路,不断反思自己解题过程中的错误之处,提高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智钢.高中数学开展说题反思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

[2]杨柳惠.高中学生数学说题活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3]邓天水.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法——“说题”[J].高中数理化,2019(2):18-19.

云南省武定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