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初探

2020-09-10刘思思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8期
关键词:观察生活语言积累真情实感

刘思思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一直被认为是重点,但同时也是难点。可巧妙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与所感,却从来都是写作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长期坚持语言积累,厚积薄发。同时,通过对生活中诸多细节的观察,来训练说话、写话,从而在习作中表情达意,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语言积累;厚积薄发;观察生活;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写作一直是学生们认为最难完成的作业,其教学也经常让教师们感到不容易。平时谈起指导学生作文,大家总是说学生不喜欢看课外书,没有丰厚的语言积累,作文内容空洞乏味,语言表达也干巴巴的,没有丰满灵动的感觉,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

策略一,坚持语言积累,厚积薄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句简短的话其实道出了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语文本来就是一门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所以语文教学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语言积累。只要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写作时就能够自如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内容。同时,这样的习作才会内容充实,语言生动,情感表达具体细腻,达到一篇佳作的要求。

实现丰富的语言积累并不简单,我们对学生有什么可行的建议呢?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是值得大家借鉴思考的好方法。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的自然学科,仅仅靠学好教材,那是绝对不行的。可这个课外阅读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一年级学生入学学过汉语拼音后就可以进行课外阅读的辅导了。这时可以建议家长根据孩子年龄,选购一些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读本,比如:《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这些课外读物不仅标注了汉语拼音,还有精美的插图。学生一边拼读,一边看插图,就能很好地理解故事内容。但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偏小,没有很好的自律性,这就要求家长配合,参与进来。刚开始时孩子不会拼,不会读,家长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给孩子听,讲的时候注意语言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加进一些肢体语言来表达。这样可以让孩子觉得读书讲故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就会慢慢地不再满足于听故事了,他也会开始跃跃欲试地要讲故事给你听了。这时候,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大胆讲,同时要学会认真倾听,听完后及时评价,评价应以肯定为主。孩子得到家长的赞扬,不仅会提高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日益增强。这种方法可以坚持一两年的时间,孩子对阅读课外书的兴趣自然而然会提升很多。

这时候对家长是一个好时机,可以开始锻炼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了。其实要让孩子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家长以身作则同样很重要。比如,孩子在家的时间,家长有空就经常拿一本书来读,静静地陪在孩子身边,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孩子自然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慢慢成为一个喜欢看书的人。这样,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也会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乐事了。

进入中高年级后,学生们能读懂的和喜欢读的书也会越来越多。比如中外名著经典,自然、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类书籍。虽然此时学习任务比低年级时重了很多,但课外阅读不仅不能放松,而是要加强。为此,每天可以利用早上上课前或者中午的书香阅读时间安排学生在教室里阅读课外书籍,教师也在教室里陪着学生看书。这样大家一起互相影响和督促,效果自然也是不会差的。

除此之外,鼓励学生买不同的课外书带到学校里来交换着阅读,我认为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比如,每人买两本书,全班就会有几十本不同的书。学生只要花钱买两本书,通过交换就可以看几十本书了,这样是不是很划算呢?还有一点,就是鼓励学生每两个星期买一次书,拿来大家交换着看,一年下来就可以积累很大的阅读量。时间长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一定会有成果的。

策略二,留心觀察生活,训练说话、写话

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一切都感到很好奇。比如看到一只小虫子,他们都有兴趣观察玩弄一番,而且乐此不疲。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这一特点,我找到了训练他们说话、写话的有效途径[1]。大课间活动时,我就带着学生们去操场找有趣的东西,比如虫子、树叶、石头、玻璃球等。每找到一样,就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句话。同学们有的说:“这条虫子好可怕,全身都是毛茸茸的!”有的说:“这片叶子金黄金黄的,真好看,像一把小扇子。”有的说:“玻璃球好像小宝石呀,亮亮的,光溜溜的,摸起来又好冰凉呢!”这样,大家一边观察一边说话,盎然有趣。回到教室后,我会要求他们把刚才说的话记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可以写自己说的,也可以记下别人说的。只要是自己认为好的语句都可以记下来,每次写两三句就足够了。不要小看了这两三句话,日积月累,那可是很大的收获[2]。

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课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说话素材。为了上好口语交际课,我事先精心准备了图片、视频课件。上课时,我先具体讲解一下说话要求,然后利用电脑大屏幕播放课件,学生一边看一边思考课件展示的内容,想好了要怎么说,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练习,每组选一个说得最好的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师生及时做出评价。

学生到了中高年级的时候,我同样经常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大家观察生活。校园内的花坛、草坪、树木、操场,校园外的山坡、泉水、小溪、野花,都可以作为学生留心观察的对象。同学们先细心观察各种各样、颜色各异的景物和玩意儿,然后抓住它们的特点,写下自己的所见所想。比如,观察花坛,你先要看看这个花坛的形状,里面种了哪些花,以及各种花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还有观赏完这些花后,你有怎样的感觉,甚至你联想到了什么,这些都值得写下来。还有一年的四季变化、节气更迭,也都可以拿来观察写作。比如,夏天时天气突变,下起冰雹,同学们都觉得十分奇怪。这时候,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让大家走出教室,仔细观察冰雹的形状、颜色、大小,以及砸在身上的感觉,甚至可以尝尝它的味道。同时,老师再在旁边讲解一下冰雹形成的原因。最后大家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认真记录下来,不就是一篇内容充实生动的日记吗?还有就是冬天下雪的时候,我也运用了同样的方法指导同学们细心观察,用心感受,然后写下一段优美的文字[3]。

除了观察风景和气候变化,我还时常指导同学们观察身边的人和小动物。比如,在学校观察老师和同学,回家观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甚至路上的陌生人。通过观察他们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抓住其中最有特点的一方面来写一段话,是不是也很有意思?还可以自己在家里养小狗、小猫或小兔等,大家平时可以仔细观察它们的样子、毛色、叫声、动作以及生活习性,然后可以写一系列的观察日记。这样一边写作一边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交流与情谊,实在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策略三,表达真情实感,提升习作水平

一篇文章要得到大家的认可,真情实感很重要。那真情实感要去哪里找呢?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对生活的感知和热爱去完成這个看似困难却简单的任务。正因为有这个感知和热爱,我们才愿意花时间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从而写出真实感人的作品。小学生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对生活,他们有着与成年人不一样的的感受。比如习作要求写“美好的春天”,学生就应该走出教室,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听听、闻闻,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甚至联想到的都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样才能真实生动地表达出自己所感受到的春天的美好,同时也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对你笔下的春天发出由衷的赞叹。

再比如说,针对我们身边有很多浪费粮食这一现象,我布置学生们写一篇作文,内容是“粮食来之不易,应该珍惜农民伯伯们的辛勤劳动。”由于对农民伯伯田间劳作没有深刻的切身体会,学生们接到这个作业,大多数都只写了几句干巴巴的话,泛泛说农民伯伯怎样怎样辛苦,我们不应该浪费粮食之类的。看到这种情况,我决定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同学们走到田间地头,观察农民伯伯们辛勤劳作的样子,甚至下田去帮他们干活,一直做到感觉很累才停下来休息。这样,学生们对田间劳作的辛苦就会有了真实的感受,才会真正体会到粮食的珍贵和来之不易。回到学校后,我要求学生重新完成之前的那篇习作。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大家好像突然变了个人似的,文思泉涌。不一会儿,一篇篇有血有肉,描写细腻,真实感人的习作就完成了。

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基础没打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语文学习更是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多点耐心和热情,指导督促学生长期坚持广泛的课外阅读,留心观察丰富多彩的生活,贴切表达真实情感,从而提升学生阅读和习作的水平,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任喜英:《浅谈写话与习作的有效衔接》,《教师》2017年第10期。

[2]:冯宪平:《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科学咨询》2017年第15期。

[3]:李秀远:《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水平的实践与探究》,《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年第1期。

安徽省安庆市乌岭小学

猜你喜欢

观察生活语言积累真情实感
语文,怎样才能吸引你?
如何改变山区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现状
浅谈小学数学日记
论述小学语文轻松作文的教学尝试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作文立意的探究
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