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平开化寺壁画艺术中服饰的世俗性体现

2020-09-10王炯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壁画

王炯

摘 要:高平开化寺壁画以其精妙的笔触、健劲圆润的线条绘制了数幅场景及人物,将北宋市井生活巧妙地融入于佛经故事中,是我国壁画艺术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本文通过研究高平开化寺壁画,联系其相关的著述,结合北宋时代背景、壁画中人物衣着来浅析高平寺壁画艺术中的世俗性体现。

关键词:高平开化寺;壁画;人物服饰;世俗性体现

基金课题:太原科技大学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山西工业遗产专题研究(201952)。

一、引言

高平开化寺位于高平市东北17.5公里处的舍利山腰,北齐武平年间创建。志》中记载,该寺原名为清凉寺,宋代改名为开化寺,明清两代均有增修。寺内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和大雄宝殿。殿内四壁有绍圣三年(1096)画工郭发所绘的壁画,内容为佛传故事,壁画面积为88.68平方米[1]。高平市开化寺大雄宝殿内的壁画工艺精湛、构图严谨、衔接连贯、且有确切年代可考并留有画师姓名,是我国现存宋代壁画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对研究佛教的发展、宋代绘画艺术及宋代民俗风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世俗美术繁荣发展的宋朝

宋朝是唐代之后中国绘画史上又一辉煌灿烂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绘画领域发生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宋朝绘画发展中十分引人注意的现象是反映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活的作品大量出现,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善于画车马屋宇、时人风貌的画家。如北宋画家燕文贵曾画《七夕夜市图》来描绘汴梁潘楼一带夜市的热闹景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是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最高水平。

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战乱局面,但社会依然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佛教信仰虽然没有唐代那样痴迷狂热,但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山西各地的寺观壁画创作也依然兴盛。此时的壁画画师不仅继承了历代壁画艺术的传统,而且开始以现实社会的世俗景象来描绘佛教传说,形成了成熟写实,细致严谨,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使其更具观赏性和趣味性,其中高平开化寺壁画中的世俗性体现就尤为突出。

三、从人物服饰角度探析开化寺壁画艺术中的世俗性体现

高平开化寺是我国保存面积最大的宋代寺观壁画。壁画上对于当时人物的面貌、服饰、器具、车马等内容绘制多是源出于当时的社会风貌。在世俗艺术繁盛的宋朝,开化寺壁画融入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劳动,也融入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面貌,为后世对于宋代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高平开化寺壁画中人物形象众多,每个人物形象都依据其身份进行了准确生动的描绘,不仅如此,每个形象的衣着、外貌也多按照当下世俗流行的样式进行绘制,很好地反映了当时人物的穿衣样式。其中尤以罗汉人物穿着的新变和劳力工人的衣着打扮最具代表。宋时佛像艺术清雅、恬淡,与唐时佛像的雄浑、富丽大有不同。宋朝的艺术更加注重写实。其中罗汉的造型最具代表性,罗汉形象千姿百态,他们的衣着塑造也借鉴了宋代僧人的衣着,出现了内着“V”领僧衣,外斜披袈裟的新样式[2]。此点在开化寺壁画中即有体现。例如殿内西壁第一铺说法图中的绘制,第一铺说法图涵盖了《大方便佛报恩经.序品》的内容,在第一铺说法图的下部中央,一比丘背身跪坐于佛座下,此人正是阿难。阿难背对观众,从细部得以看出其内着僧衣,穿有绿色僧袍,外身斜披袈裟的穿衣样式与宋朝当时僧人的穿着几近一致。此外,在二胁侍菩萨与主尊之间站立的诸位比丘佛两侧环绕侍奉的是迦叶、须弥提等诸大比丘,他们所着服饰也得以验证罗汉服饰在宋时之新变。开化寺壁画中由服饰展现的世俗性,在劳力工人身上也得以体现。宋代服饰制度严谨,各行各业几乎都有专门的工作服装。从事小买卖、搬运、拉车、做工及农耕的体力劳动者,几乎都是短衣长裤,用布围腰,或者打绑腿,脚上穿着蒲鞋,甚至光着脚。唯有裹头式与士大夫无异,只是简陋而已[3]。此点在壁画西壁中部华色比丘尼本生经变得以体现。《大方便佛报恩经.慈品》中讲述的故事是华色比丘尼自述人生悲惨境遇:“父母嫁我与北方人……埋之不固,于后夜时,多诸虎狼刨发冢开,食啖死尸,我因此故寻时得出。”[4]华色比丘尼所经历的丈夫被毒蛇咬死,大儿子被猛虎咬死,两個较小的孩子被水淹死,父母被火烧死,被强盗抢为压寨夫人,后与强盗一同被处刑活埋等一系列惨绝人寰的事件。壁画中有一局部绘制了华色比丘尼与强盗被活埋场景,比丘尼的身旁站立两位准备行动的劳工,他们身穿白色短上衣和白色长裤,腰间以布包围,脚上穿着蒲鞋,头戴结式幞头,手握铁锹,准备进行刑法。此劳工人物细部的绘制,多源出于宋朝时期劳动力苦工的穿着打扮,和现实社会中的劳工人物服饰类似,也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壁画绘制中的世俗性。

高平开化寺壁画历经年代久远,虽无法精确看出其细部描绘,但仍能感受绘者的高超技巧和放眼于世俗的宽阔眼界。壁画中罗汉、劳工、皇帝、太子、官员、仆从、盗贼等的服饰都是当时社会中真实存在人物的生动描绘。壁画中虽然多描绘的是佛传故事和因缘故事,但是画面中对现实社会的真实记载和描绘,为后世对于宋朝人物面貌、社会风俗、生产劳作等的探索提供了真实的记录,这无疑是壁画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宝藏。

参考文献:

[1]李纪元.高平县志[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

[2]梵华.佛像艺术[M].合肥:黄山书社,2012.

[3]傅伯星.大宋衣冠:图说宋人服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4]立人,主编.大方便佛报恩经[M].瑞泽,译.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壁画
敦煌壁画里的冲突情节
三观壁画
Marvelous mural 神奇的壁画
敦煌壁画复兴丝路之旅
“反美”壁画
中国古代壁画
确认
壁画艺术的审美特征与环境功能
“飞蛾”修复壁画忙
天涯海角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