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有效做法
2020-09-10肖龙昶
肖龙昶
摘要: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学习应该是学生为了实现个人发展所展开的学习活动,所以学习的主人应该是学生,教师则是为了促使学习真正发生的主导者,辅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实现有意义学习。在此理念的影响下,高中数学教师便要全面解放学生,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确保学生可以真正实现自我发展。那么,高中数学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呢?本文将从组织任务探究活动、利用导学案培养预习能力、通过微课实现个性化学习三个角度来介绍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做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9-145
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的抽象度明显提高,如果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且能始终保持自主学习状态,那么是很难跟上教学进度的。这就意味着如果高中生依然保持着被动接受的学习行为,那么他们必然会学得非常吃力、乏味,而且反复的受挫学习经历必然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让学生失去学习动机。同理,高中数学教师也不得不反复讲解重复的数学概念、习题解法,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双方都会变得被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探究数学知识的主人公,全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便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数学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做准备。
一、组织任务探究活动
任务探究活动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模式,以数学探究为中心,高中生需独立思考、主动合作,据此突破一个个数学学习任务。每当学生突破了数学学习任务之后,他们便会积累数学知识,时间一长,高中生自然就能打牢知识基础,实现学习进步。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主动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自主解题,使其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
以“向量的数量积”一课教学中,我直接就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了本节课所要突破的学习任务,即:回忆在物理学科中学到的“功”知识,从中解释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意义,分析平面向量数量积与向量投影之间的关系特征;在实例分析与解题活动中总结出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具体性质,并主动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三个重要性质解题,实现准确运算;归纳出平面向量数量积性质知识的生成性过程,感受数学概念的本质。当学生看到探究任务之后,基本上都能积极思考,而这就有利于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接下来,高中生便要独立阅读数学教材,尝试独立解决第一个探究任务,说出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意义,通过迁移物理知识去分析数学新知。然后,高中生便要在6人合作学习活动中去探索平面向量数量积的三个重要性质,将概念分析与解题活动结合起来,既要总结出平面向量数量积的3个性质,也要主动解题,锻炼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这样一来,高中生基本上就能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分享数学智慧,可以直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实现主动思考。
二、利用导学案培养预习能力
自从人们开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后,便衍生出了多元化的导学工具,导学案便是其中一种,由教师集体设计而成,较为具体地阐述了学习任务与步骤,在课内外都能发挥行之有效的导学作用。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导学案去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让学生提前搜集数学材料、分析数学问题,主动做好課前准备,从而确保学生主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与话语权,切实训练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让学生明白学习需要做计划、做准备,完善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余弦定理”一课教学中,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余弦定理”的具体内容,以便让学生拓展“解三角形”知识储备。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正弦定理知识,可以直接利用这一认知经验去分析“余弦定理”的具体内容,所以我就与其他教师主动设计了导学案,标注了预习目标,即总结出“余弦定理”的概念、性质,分析“余弦定理”公式的变式,并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这样一来,高中生就能按照各个预习任务去整理、归纳数学教材中的关键概念,也可自主搜索学习辅导资料,初步学习“余弦定理”概念,甚至于一些学习自觉性较高的学生会对比“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之间的区别,较为准确地理解什么是“余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公式。如此,高中生或多或少都能在预习时更新数学知识结构,这就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端正学习态度。
三、通过微课实现个性化学习
微课是一种数字化的教学资源,需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师生共享,而这一资源有一个非常突出的教学作用,即可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在微课平台的辅助下,高中生完全可以根据个体认知需求去挑选相应的微课,而且可以反复观看微课内容,相当于在课外又开设了一个支持视频回放的线上课堂,直到学生内化相关知识,真正解放了教学时空、教师、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尝试利用微课去打造个性化的线上学习平台,据此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让更多的学生积累有效学习经验,使其实现健康成长。
针对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与实际需求,我在整理、制作微课资源时,会按照概念讲解、解题技巧、数学公理等关键词进行分类设计,标注微课的内容主题与教学性质,以便学生在不同阶段去应用微课资源。比如,在预习、课堂学习过程中,高中生就可以使用概念讲解类微课去学习数学知识,而在解题活动中,学生就可选择解题技巧类、数学公理解析类微课去分析某类习题的解题技巧,以及数学公理的应用规律,据此形成理性的解题思路,然后再去做练习,必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解题效果,更易于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让学生渐渐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直接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长足发展做准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分析如何才能促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本文则从任务探究、学案导学与微课教学三方面进行阐述,也将进一步探索其他的导学方法,为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做好充足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军.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8(34):106.
[2]王瑞芬.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方法[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12):20.
建湖县第二中学 江苏省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