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众创空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策探究
2020-09-10李星
李星
摘要:众创空间是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高新技术催生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在万众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以众创空间为载体,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为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输送人才。本文结合众创空间的特点探讨了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大学生教育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众创空间的发展,结合众创空间的优势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已经成为高校新的教育模式。但是,面对新理念、新要求,高校同样面临着新挑战,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教师经验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不密切、教育统筹不够等,这些都影响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因此,从众创空间的内涵出发,实现众创空间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关键。
1.众创空间理论概述
1.1众创空间的内涵
众创空间是创新型孵化器的另一种叫法,结合字义来解释与创空间,可以这样理解,“众”是主体,“创”是内容,“空间”是载体。众创空间是顺应时代发展,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公共服务平台[1]。来源于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草根创业”“大众创业”的概念,后在2015年3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战略措施出现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自此,在政策的号召和支持下,各地政府开始积极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创业基地。2020年科技部印发2020年度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的通知,确定了49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腾讯众创空间、百度(青岛)智创基地众创空间、思维盒子等广为人们熟知的众创空间也在其中,以腾讯众创空间为例,现阶段的众创空间呈现出线上线下一体化、覆盖范围广,具有较强的创业支持能力、教育培训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1.2众创空间与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结合的意义
首先,众创空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丰富教育资源。高校可以依托众创空间的丰富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普及活动。比如基于创业案例开展的创新创业公开讲座、项目交流活动、创业模拟等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可以学习从不同视角考虑问题,从更高层次理解问题,从而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
其次,众创空间能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难得的实践机会。众创空间整合了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资源,实现了创业经验、创业产品、创业资源的共享。依托众创空间开展创新创业实训实习,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机会。
2.众创空间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关键
2.1众创空间与教育合作机制要注重统筹领导
合理的机制保障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工作领导机制,实现学校、企业、科研的多方联动,成立领导小组,因时研究部署建立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
2.2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新时代创新创业要求
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因此立足国家发展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是高校培养人才必然要遵循的。高校把握教育目标制定培养方案要与众创空间发展相结合,实现前沿思想和教育有机结合,将人才培养、技术科研和社会发展密切结合,实现教育过程的现代化、创新化。
2.3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要革新
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和强大的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实现新时代众创空间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关键还需要高校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举措,充盈教师队伍。在实践中,很多学校已经开展了奖励机制,来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加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队伍中。
3.众创空间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模式
3.1实现众创空间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深入融合
建立基于众创空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要把握两者的结合点,深度融合。改变传统的大众化启蒙教育,实现因人而异分类指导。对学生的发展方向做出规划,细分专业,依托众创空间的资源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实践。
3.2利用众创空间平台优势,构建实践育人平台
基于现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参加实践机会少,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高校应与企业、科研所等搭建实践平台,改变教育结构,弥补学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发挥众创空间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协同联动,逐步实现成果转化,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3]。
3.3挖掘众创空间教育潜力,打造高质量创新创业导师队伍
众创空间注重的是实践,而高校教师注重的是理论,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即离不开理论引导,也离不开实践锻炼,为此要建立双联系机制,让高校教师到众创空间的实战中去积累经验,邀请创新创业成功者到高校开展讲堂论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結合。学生的教育离不开教师,高校应重视教师队伍的锻造,在机会、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培养理论水平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4.结语
高校基于众创空间完善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高校要重视和发挥好众创空间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本领。
参考文献:
[1]张军,钱娜.基于众创空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成果转化联动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3):126-127.
[2]于海,陈筱.依托众创空间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措施浅析[J].中国轻工教育,2019(05):52-56.
[3]李旭辉,孙燕.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及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Z1):10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