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海外归国人才引进政策研究

2020-09-10李元宵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4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

李元宵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市海外归国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海外归国人才引进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市海外归国人才引进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外归国人才,引进问题,对策建议

海外归国人才是我市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进海外归国人才是我市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動计划的重要任务,是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市人才引进工作的重点方向和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和地方制定了很多吸引留学生回国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面对这样的机遇,如何吸引留学生来渝创新创业,是我市人才引进工作中值得思考的内容。另外,海外归国人才来渝会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他们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很强的语言沟通能力,能将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带回,有利于本市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海外归国人才的集聚,有利于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通过他们,引进更多海外归国人才,能快速集聚人才资源。

1.我市海外归国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海外归国人才对我市政策认知度不高。我市相继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项目,如“重庆市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重庆市引进海内外英才‵鸿雁计划′”、“重庆市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支持计划”等,这些政策包含了出入境、居留、项目资助等人才最关心的问题。但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很多人才并不了解相关政策,以至于政策未能很好实施,对海外归国人才吸引力不足。根据《2019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从海外归国人才现居住地数据来看,回国后选择在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发展的海外归国人才占比分别为19.67%、13.06%、7.24%和2%。很明显,我市对海外归国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低于北京和上海。

(2)人才环境有待提升。城市生活环境、地理位置、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是目前人才引进中很重要的因素。与北京、上海、深圳相比,重庆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实力都没有优势。目前,海外归国人才关注的教育、医疗、养老、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项目申报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3)目前的海外归国人才引进政策存在重科技,轻人文的问题,不利于营造本市国际化氛围。根据“重庆市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支持计划”,政策优先资助先进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新材料、现代医学与前沿生物、清洁能源等领域。在这些高科技领域,技术型人才对本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对人文社科类的项目支持较少,不利于引进社科类人才。社科类人才在营造国际化氛围、拓展国际化发展格局上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4)政策主要服务对象是高端人才,一般海外归国人才政策“红利” 逐渐减少,不利于形成海外人才规模效应。目前政策的服务对象从“广撒网”转为“重点化”,对高端人才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政策呈现服务精细化特点。当前的海外归国人才政策导向以重点、科技类项目为主,对普通、非科技类、中低平台上的海归创业扶持相对不足,海外归国人才集聚规模效应不明显。

2.海外归国人才引进对策

(1)加大对人文科学领域的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人文社科、艺术类的人才本身可以形成一种产业,还可以营造海外归国人才集聚的氛围,丰富留学归国人员类型。另外,促进海外归国人才在高新技术领域外的创新创业。有些海归创业者将自己的兴趣和创业结合起来,追求自己的目标,形成新的创新创业文化。

(2)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吸引更多海外归国人才来渝创新创业。一是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加强优质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动海外归国人才“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做好留学人员就学、就业、就医等服务保障工作。二是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对不同行业、岗位和工作性质的人才进行分类评价,并鼓励用人单位制定股权激励、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离岗创业等方面的办法。三是优化引才的政策环境。加强人才引进政策梳理、宣传,帮助人才知晓、掌握相关政策以及项目申报程序。通过举办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研修班、创新论坛、人才交流会、宣传国家及我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到重庆发展。另外,对人才引进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3)根据本市的产业布局需求来引进海外归国人才,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产业和人才总是相互关联。要立足现有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政府可以根据产业园区的重点企业对人才的中长期需求,制定引智目录,通过组团化的引智来增强人才在产业园、创业园的聚集效应。当然,海外归国人才可以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先开发个人科技成果,因为直接创业的风险大,然后结合本市的资本和产业来进行创业。

(4)打造海外归国人才集聚平台。一是加强我市欧美同学会、海归论坛、海归俱乐部等海外归国人才集会交流平台建设。随着留学归国来渝的人数不断增加,工作要求不断变化,不断提升这些平台的综合服务水平,并且充分发挥海外归国人才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加强内引外联、牵线搭桥,积极宣传中国、宣传重庆,讲好重庆故事,传播好重庆声音,通过在渝的海外归国人才吸引更多人才来渝创新创业。二是进一步完善留学生创业园的服务。留学生创业园作为海外归国人才集聚平台,要提升服务水平。不应局限于提供设施、物业、商务等基础服务项目,还需要逐步开展投融资、创业辅导、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深层次、个性化服务。另外,结合地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形成产业特色、服务特色,还应该加强园区品牌建设,提高整体认知度,摆脱“为他人做嫁衣”的尴尬现状并积极集中园区资源,加强全国留学生创业园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人才、项目、技术、市场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3.结语

海外归国人才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我市海外归国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为我市人才引进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锋.留学归国人员“双创”公共服务体系研究[J]. 教育人才,2019:45.

[2]羿宗哲,李袁,杨正琳.关于完善东北地区吸引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政策及环境的思考和建议[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33.

[3]程伟,郭骏.青年海归高层次人才引进发展问题研究[D].重庆人才蓝皮书,2018.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
县级电力财务稽核管理研究
关于师范类高校植物景观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