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2020-09-10邓凤珍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4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邓凤珍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财政体制改革也在深入进行。财务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工作,想要更快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优化,只有在优化过程中找到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够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法,促进其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类似于监督不到位、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

1.财务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发展的意义

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开展高质量的管理工作,其中财务管理是管理中的核心。财务管理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如果事业单位可以做好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设对事业单位产生的影响将不容小觑。

1.1良好的财务控制有利于保障事业单位资产安全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事业单位的实体形态资产和非实体的形态资产都是以价值进行衡量的,财务管理则是可以利用数据将事业单位内的所有资产真实全面的反映出来,而且通过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手段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从而帮助事业单位规避风险,为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性提供良好的保障。

1.2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内部资源使用率,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

财务内部控制通过对事业单位的物质资产和非物质资产进行优化整理,工作人员通过对整理的数据用科学方式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不符合预算目标的数据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有效降低国有资产管理不善造成浪费;杜绝工作人员私自挪用事业单位资金的经济犯罪的情况出现,进而提高资源使用率,净化事业单位内部工作环境,保证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2.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出现的问题

2.1财务内部控制意识较为薄弱

在经济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在社会环境、自身素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工作节奏随之加快,间接导致财务内控意识较为薄弱。部分事业单位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推动项目上,没有多余的精力放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上,进而逐渐造成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薄弱的现实。此外,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多重因素影响,即使是部分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可能会选择性的忽略。

2.2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制度的作用难以全面发挥

财务制度是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重要行动指导,但是在当前部分事业单位中虽然设置了相关的财务制度,但是财务制度的功能性难以全面发挥。一般而言,财务管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财务执行需要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部门、各人员都参与其中,不同部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也应该依据部门的具体规范进行[1]。然而,在部分事业单位中很多人员只是简单地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各部门在执行财务活动的时候未严格落实相关的制度,造成财务制度难以发挥其管理作用。

2.3财务内部控制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财务内部控制人员综合素质与财务管理效益发挥的作用紧密相连。一个高素质的队伍也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点。然而,当前部分事业单位中由于事业单位编制的约束,部份财务人员由其他人员转岗兼职,其对财务方面知识了解不全面;或事业单位对内控管理的不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也受到一定影响。此外,事业单位内部培训管理有待加大,间接导致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在自身与事业单位双重作用下最大化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具体工作与事业单位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相违背,对事业单位长远发展也带来不利影响。

2.4财务内部控制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是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作,事业单位如果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一定的漏洞,事业单位将会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对于当前部分事业单位风险评价反馈机制和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危险不可避免的出现,进而对事业单位发展产生不利[2]。

3.改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的方法

3.1强化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想要建立高效且完整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就必须要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意识。针对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较为薄弱的现象,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讲座、网络平台等宣传活动让管理人员全员参与,从而在宣传中增强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深层认知;加大领导层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程度,从而为内部控制的建设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

3.2完善财务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中及其严谨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工作必须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相符合。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事业单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财务内控制度:

3.2.1构建信息披露制度。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资金管理。对事业单位而言,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对单位内的收入和支出等资金流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通过分析对出现的资金问题进行有效总结,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录报送单位决策部门,从而获得及时的反馈并采取问题处理行动,進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

3.2.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资产是单位占有、使用和控制的,依法确认为单位所有的各种经济资源,是单位履行工作职能和开展项目建设的物资基础。通过建立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制度,实施归口管理,明确资产采购、使用人或保管人的责任,规范资产使用行为,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并有效使用的管理活动。

3.2.3完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建立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加强收入管理,为履行事业单位职能、运营提供保障;明确各项支出的开支范围、标准与审批程序、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规范费用报销程序与要求;防止财政资金体外循环或形成小金库、防范挪用收入、违规使用票据等违法行为发生;对收支事项及时分析并反馈,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3.3构建风险反馈机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财务风险机制的构建,针对当前部分事业单位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的情况应从以下几点完善:第一,确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合理划分财务风险域。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一般包括预算、支出、收缴、管理、采购、操作六个领域。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划分,从而做出针对性的决策。比如,针对采购环节而言,事业单位通过建立采购制度,对事业单位所需要资源采购结合市场和单位做出明确的规定,进而避免因采购数量、质量的偏差为事业单位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第二,规定风险机制的程序,及时反馈风险结果。事业单位通过财务管理中收集市场、单位、人员等多种信息,进行资料整理,通过分析资料进行风险的分析与识别,从而决策、制定应对方案,进而帮助事业单位规避发展中的风险[5]。

3.4建立培训教育机制

提高人员素质是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基础,再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如果其执行人员的素质不高,串通作弊或工作马虎都会导致内部控制体系的失效。因此为了使每个职工所承担的责任与其本身素质能力相匹配,必须做到:1、对财务和内审人员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廉政教育、警示教育,树立财务内部控制的风险意识,更新观念,强化管理。2、严格规范岗位责任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3、单位领导要带头学习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支持会计、审计和纪检监察人员依法履职,保障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

3.5建立健全财务内控中的评价与监督机制

针对部分事业监督机制不健全的现状,事业单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监督机制:第一,遵從“统一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建立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部门,提高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与独立性。通过单位内部的审计部们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的有效性开展监督检查和评价,查找和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督促落实整改。第二,建立财务信息公开制度。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建立内部财务信息公开平台,将一些重大决策的情况、财务审计报告、绩效评价、评估报告等上传到信息平台,从而实现财务信息的透明化,以此实现监督的目的。第三,成立监督委员会,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参与,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对经营活动进行前、进行中、结束后全方位的监督,发现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高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采取管控措施,从而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4.结束语

事业单位是具有社会服务性质的社会组织,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建立直接决定了事业单位经营活动执行效果,因此,建成与本单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好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扬.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6,000(019):134-135.

[2]丁艳.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民商,2019.

[3]颜宁.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问题及对策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8,000(049):282.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