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2020-09-10罗丽君
罗丽君
【摘要】《孙权劝学》是一本静而简短的文言故事,全文仅有119个字,但是通过这119个字,却让我们从中了解到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虽然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以及鲁肃“与蒙议论”两个片段。可以说,《孙权劝学》这篇文章整体性极强,文词句式方面的障碍极少,非常适合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对培养他们对文言文的能力意义重大。在教学这篇文章过程中,整篇文章对我的教学有启发之处,但在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下面对《孙权劝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孙权劝学》;学习
本堂课的优点在于:文章内容的重难点可以很好的突破,且环节的设置也比较到位。尤其是在教学开始前,我刚走到讲台上,学生便整整齐齐的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课堂纪律较好。在为学生简单的讲解了所要讲解的内容后,学生自觉分组,且在自己的组内积极探究学习,课堂氛围较为活跃。
本堂课的缺点在于:在教学中,笔者问题设置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学生无所适从。在教学开始前和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衔接缺乏艺术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各小组的分组原则不规范,未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分组,还有的小组在组内的讨论过于形式化,任务的完成情况不佳。
在经过认真反思后,我认识到了在教学中的缺陷,并尝试就平时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反思。经过反思,笔者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且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未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孙权劝学》教学开始前,虽然笔者为学生出示了相对应的引子,激发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但是课堂导入效果并不佳。之后,学生在组内探究学习时,笔者也未能大胆的放手,让他们在组内探究学习,总是时不时的引导他们按照笔者自身的思路探究,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天性。
2导入问题针对性不强,学生兴趣不高
俗话说:“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想取得较高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度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对取得高效的教学质量意义重大。但在《孙权劝学》教学中,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所作的工作并不好,且设置的问题也比较单一。可以说,笔者在课堂上导入的问题,没有充分的将导入环节的作用发挥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3合作学习分组不到位,为发挥分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精神。但是在《孙权劝学》教学中,虽然我也将学生进行了分组,但是未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进行分组,导致学生各组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分组效果不显著。
综上所述,笔者在对《孙权劝学》进行反思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并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其落实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借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4大胆放手,充分体现学生课堂主体性
由于笔者在教学中,总是不能很好的放开束缚学生的双手,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佳。
对此,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打算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言,敢于将他们心中所想和所悟表达出来。此外,笔者在教学中,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等,为学生出示一些图文并茂的内容,将枯燥单一的内容直观的呈现到学生的眼前,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可以在直观形象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
5科学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笔者开展教学中,对教学前的导入环节并不重视,使得课堂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对此,笔者在今后打算在课堂导入环节,科学严谨的设计导入环节的内容,在此基层上将故事导入环节,借助故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当然,在该环节,笔者还可以适当的为学生布置一些问题,借助这些问题将新课引出,为新课教学铺垫基础。
6合理划分小组,发挥分组作用
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呈现到我们的眼前。对此,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就可以将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运用其中,借助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在课上学习的积极,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展现出来。详细地说,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新课改后的一种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将他们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几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引导他们在组内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对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时,应该重视小组合作分组原则。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与分组有紧密的联系,只有将小组分组完成,才可以将分组的作用发挥出来。
总之,教无定法,通过对本课进行反思,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意义重大。当然,教师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此基础上源源不断的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到课本知识的同时,学习更多的与课本相关的知识。